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抽检周期压缩至7天
智慧监管提升纤维制品质量治理效能
作者:徐文智

  本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9月11日,记者从陕西省西安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由西安纤维纺织品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西安纤检所)自主研发的“西安纤维纺织品线上监管平台”近期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填补了西安市纤维制品智慧化监管的空白,标志着西安市纤维制品监管有了24小时在线的“电子警察”。
  据了解,随着纤维制品产业快速发展,西安市登记在册的纤维制品生产、销售主体数量持续增长,传统实地巡查、逐户排查的监管模式逐渐显现短板,不仅难以实现监管全覆盖,面对逐年上升的纤维类商品投诉量还难以快速响应、精准处置。为摆脱这一困境,西安纤检所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通过搭建智慧监管平台,推动纤维制品质量治理从“两条腿跑路”向“数据跑路”转变,成功实现了监管方式从“跑断腿”到“数据飞”的提升。
  从想法落地到平台试运行,背后是一支团队的不懈努力。2024年7月,西安纤检所组建专项攻坚小组,坚持自主研发原则,全面负责平台的需求调研、架构设计、系统开发与调试工作。研发过程中,团队一方面深入走访经营主体,精准掌握行业监管痛点与实际需求;另一方面赴先进地区开展学习交流,借鉴成熟经验,反复打磨优化建设方案。经过多轮调整完善,最终构建起覆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智慧监管框架,为平台稳定运行筑牢了坚实的技术底座。
  西安纤维纺织品线上监管平台之所以能实现高效监管,核心在于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的3层智慧架构:数据采集层依托技术手段,定期抓取主流电商平台的纤维制品商品信息,同时实时监测行业相关动态,构建起涵盖商品交易、行业动态的多维数据池,为监管决策提供全面数据支撑;数据处理层运用智能匹配、数据清洗等技术,将电商平台数据与经营主体登记信息深度整合,建立精准的品类标签识别体系,确保监管靶向不偏差;数据应用层借助可视化技术,打造“监测—预警—抽检—处置”全流程管理体系,实时掌控产品质量状况、企业风险等级。
  据介绍,该平台运行期间,市级纤维制品专项抽检周期由原来的45天大幅压缩至7天,行政成本下降60%;基层执法人员无需再开展大规模实地排查,只需依据平台推送的信息,即可智能生成抽样任务,现场核查时间从半天缩短至半小时,真正实现轻装上阵。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慧监管提升纤维制品质量治理效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