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辉煌‘十四五’,聚力促发展”系列评论之四
推进监管现代化 构建统一大市场
作者:任震宇

■任震宇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枢纽,更是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潜力的关键抓手。“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以法治为基、执法为刃、协同为翼,破解要素流动堵点、破除区域市场壁垒,重塑公平竞争的市场生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统一大市场的根基,在于规则制度的协同统一。“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了竞争政策的“法治升级”。《反垄断法》首次大修将“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写入总则,《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精准回应数字经济竞争等新问题,《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从源头上堵住了地方保护的“政策漏洞”,加上《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等12部配套规章,形成“上位法+配套规章+指南指引”的多层级制度体系,推动公平竞争环境从模糊感知转向稳定可预期。
  制度创新为市场经营主体划定出行为边界。当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政策必须经过公平竞争审查,当平台企业数据竞争有了明确规则,市场资源便得以跳出区域分割、无序竞争的桎梏,实现高效流动。这种以法治凝聚的制度合力,正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压舱石”。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统一大市场的构建要靠执法护航。市场监管部门以“零容忍”态度打出执法组合拳,既直击民生痛点,又守住竞争底线。在医药、供水、燃气等领域查处垄断案件,推动商品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降低企业和群众负担,让监管成效化作群众看得见的实惠;审结3400件经营者集中案件、查处145件违法案件,对平台经济、自然垄断领域精准“画像”,既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又为创新留足空间。
  执法的进阶之处,在于从事后惩处转向全链条防控。通过建立垄断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提前识别苗头性问题;针对行政性垄断立案查处239件、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斩断地方保护的利益链。“监测+执法+整改”的闭环模式让公平竞争不再是一纸空文,而是成为市场运行的基本准则。
  区域一体化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先行试验田”。长三角、大湾区的监管协同实践,走出了制度融合的创新之路。长三角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电子证照共享应用规范》打破地域壁垒,让企业告别多地跑、重复办;大湾区发布244项“湾区标准”、发放155张认证证书,推动信用数据跨境共享,实现要素流动无缝衔接。这些探索的核心,是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用统一规则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
  区域先行试验的价值,在于为全国统一市场提供可复制样本。从长三角的“异地同标”到大湾区的“跨境协同”,这种由点及面的改革策略,为降低全国层面制度统一风险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区域协同的微光汇聚成制度统一的火炬,统一大市场建设便有了清晰的“施工图”。
  回望“十四五”,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了从“破壁垒”到“筑通途”的跨越,市场监管部门以法治构建框架、以执法保障公平、以协同破解难题,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监管现代化道路。面向“十五五”,唯有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强化精准监管、推动区域协同,才能让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充分释放。当要素自由流动、竞争公平有序成为市场常态,统一大市场必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推进监管现代化 构建统一大市场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