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写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之际
作者:赵超 安蓓 谢希瑶 魏玉坤 王雨萧

新华社记者赵超 安蓓 谢希瑶 魏玉坤 王雨萧
  历史,正在书写新的篇章。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2021年—2025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全国上下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
  2026年—2030年,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
  一以贯之的主题,始终不渝的初心,接力奋斗的足迹。
  “十五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必将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崭新局面。
领航定向 驾驭发展全局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际,“两张网”的建设格外引人关注:
  一张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一张是国家水网,2025年底覆盖率预计达到80.3%。
  大国之治,江山为基。水网、路网,越千里山川,通四方之利,济万民之需,都是事关现代化建设的大事。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带领中国人民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力冲刺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已投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当年5月,河南南阳,总书记专题调研南水北调:“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7月,西藏林芝,总书记来到川藏铁路的重要枢纽站林芝火车站,了解川藏铁路总体规划及拉萨至林芝段建设运营情况,要求“建设好这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的标志性工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抓住难得机遇、顶住各种挑战、拓展发展新空间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五年间,一幅山河锦绣、盛世昌荣的恢弘画卷运笔着墨、徐徐铺展。
  这段征程激励奋进步伐:中国经济总量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台阶,预计将于2025年底达到140万亿元左右,4年平均增长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这个时代奔涌创新活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进展顺利,中国站上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创新制高点,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9%,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这幅图景绘就美丽中国:“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这张答卷浸透民生福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进展显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
  五年间,亿万人民砥砺奋进,世界见证新时代中国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战略部署;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喜庆新中国75周年华诞;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憧憬和挑战,都激发我们只争朝夕、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情而豪迈。
  这是以科学理论指引前进道路的五年。
  2020年10月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次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为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勾勒逻辑主线: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突破,激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此后在多个场合作出系统阐释和重大部署,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人文和经济交相辉映、价值共生;
  统筹发展和安全,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从理论完善到示范探路,正在将梦想逐步变为现实…… (下转2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消费者报社有限公司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