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十四五’,聚力促发展”系列报道
■本报记者 徐文智
经营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营商环境是发展的土壤。“十四五”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企业数量净增1999.9万户,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的128.6提升至161.61,经营主体活力与质量实现双提升,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更加彰显。
准入准营“减负提速”
全周期服务释放创业热情
今年6月30日,西安市下岗职工张女士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分局的精准帮扶下,顺利拿到了高新区首张自动棉花糖机项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该分局对张女士的创业项目实行证照联办与审管联动提供清晰指引,实现提交即受理、踏勘即通过,营业执照当场办结,食品经营许可证仅用4个工作日即完成办理。张女士的“甜蜜”创业经历是“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生动缩影。
五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在准入准营环节做“减法”。通过“证照分离”“一业一证”等改革,企业开办时间从“周”级压缩至“小时”级,前置审批事项由100多项大幅精简至30项。在西安高新区政务大厅,日均新设经营主体超100户,每一张营业执照的背后都体现了减环节、压时间、降成本的政策温度。
“刀刃向内”的改革不断深化。“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实现全国覆盖,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平台打通税务、人社等多部门协同,无债权债务企业最短21天即可退出市场。以西安市“一业一证”改革为例,药品零售行业申请材料由34项减至7项,办理时限从法定115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真正实现准入即准营。
监管执法“刚柔并济”
公平透明护航市场秩序
“过去查企业是‘运动式’突击,现在‘双随机、一公开’清单化管理,干扰少了、预期稳了。”一位基层市场监管干部的体会,折射出“十四五”期间监管方式的深刻变革。
五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深入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范围,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发布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清单,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场监管总局出台《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市场监管执法行为规范》,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累计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查办垄断案件100件、不正当竞争案件4.9万件,督促平台清理违法商品信息454万条。针对平台经济算法滥用、“内卷式”竞争等新问题,出台《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等规则,设立“红灯”与底线,划清创新与规范的边界。
市场监管部门坚持管促结合、刚柔并济,维护网络交易秩序、净化网络市场环境,既把规矩“划清楚”、对乱象“出重拳”,也将服务“送上门”。
涉企服务“靶向施策”
减负护优增强内生动力
“市场监管部门送来的不仅是合规指导,更是发展信心。”新丰泰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孙侨感慨地说。2021年,该公司通过“跨省通办”在西安办理甘肃子公司注册,一周内拿齐所有手续。
“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查处涉企违规收费行为,累计督促退还违规收费160亿元。推动政务数据共享,实现长三角地区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电子营业执照下载量达3.7亿次,使用超6亿次,极大便利了企业办事创业。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空前。市场监管部门出台《关于新时代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的意见》,深化“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为企业创新装上“安全阀”。开展质量融资增信服务、中小企业质量认证提升等行动,企业创新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25年,全国累计设立企业首席质量官27.9万名,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累计帮扶企业37.6万家。
企业感受“春风拂面”
活力迸发彰显改革成效
从“奔波跑腿”到“键对键”网办,从“严进宽管”到“宽进严管”,经营主体的获得感成为衡量改革成效的重要标尺。陕西众创空间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业务代表表示:“每次到政务大厅,帮办人员都视企业如‘自家人’。”如今,不少创业者感叹:“鼠标一点,经营范围智能勾选,当天就能审批通过。”
“十四五”期间的实践表明,营商环境的温度与速度直接转化为经营主体的幸福度与活跃度。五年来,我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提高到85.86,生活性服务、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提升至81.33、81.62,超大规模市场在精准监管与高效服务中焕发勃勃生机。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回顾“十四五”,市场监管部门以简政放权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以精准监管的“除法”变为企业发展的“乘法”,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加速形成。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面向“十五五”,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以“监管为民”的初心,坚定“放管服”改革的决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的市场监管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