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易翰园 记者顾艳伟)“妈妈你看,蛋糕胚是这样烤出来的!”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喜莲娜公司内格外热闹,20个亲子家庭围在生产车间参观走廊,孩子们踮着脚尖透过玻璃窗惊呼。原来,这是柳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烘焙行业消费教育基地在该公司正式揭牌,一场集参观、学习、实践于一体的消费体验活动正在展开,让食品安全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传递。
揭牌仪式上,柳州市消委会负责人与喜莲娜公司代表共同揭开基地牌匾,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这是消费教育与企业资源的精准对接。”柳州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基地依托喜莲娜的生产实景和专业资源,向公众开放食品生产全流程体验,为消费者搭建起直观的学习平台,是创新消费教育形式的重要探索。
“大家看这里,原料进入车间前要经过3道检验,包装上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和配料表。”在基地讲解员的带领下,亲子家庭开启了“透明工厂”探访之旅。孩子们认真听着讲解员的介绍,时不时举手提问“那怎么知道食品有没有过期呀”“保质期快到的食品能吃吗”。讲解员耐心解答,用通俗的语言讲解食品标签识别技巧和安全标准,家长们也纷纷拿出手机记录重点。
“小小烘焙师,开工啦!”探访结束后,亲子蛋糕DIY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系上卡通小围裙,戴上一次性手套,在烘焙师傅的指导下跃跃欲试。孩子们拿着裱花袋,小心翼翼地在蛋糕胚上挤出螺旋状奶油,家长在一旁帮着递上新鲜草莓:“轻点挤,奶油就不会掉下来啦。”不一会儿,一个个装饰着水果和糖珠的创意蛋糕新鲜出炉,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孩子只知道吃蛋糕,现在知道每一步都要讲卫生、守标准。”家长李女士感慨,这种沉浸式体验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
据了解,本次活动通过“参观+讲解+实践”的模式,将消费教育融入企业实景。从原料检验到成品包装的规范流程,从标签识别到亲手制作的实践感悟,让食品安全知识变得生动可触。
柳州市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烘焙消费教育基地的成立,为消费教育提供了新载体。未来将继续联合企业、社会力量开展更多互动性强的消费教育活动,让消费者在体验中增强安全意识,共同筑牢放心消费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