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卫芹
寒假即将到来,大部分高校学生会选择放松休息,与家人团聚,但也有一部分学子会利用假期,打工赚取学费,积累社会经验。打工自立本是件好事,但记者采访发现,因涉世不深、警惕性不高,高校生在兼职期间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
“聘请兼职礼仪与模特50名,身高164厘米以上,身材好、气质佳的女孩优先,不需要任何专业技能,适合有耐心有亲和力的女生。薪酬600元/半天。名额有限,不要错过商机!”诸如此类充满模糊语言的信息充斥在网络及校园内外的小广告上,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目光。
几乎没有投入,薪酬却相当丰厚,果真能像招聘广告说的那样轻而易举地拿到高薪吗?看着这些诱人的宣传,记者拨通了某招聘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出乎记者意料,接待者并没有详细询问记者的学历、年龄、身高、相貌、专长等特征,而是催促记者火速到北京西坝河的某大厦面试,似乎不管什么条件都可以成为他们所需的职员。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招聘多半都是一些骗子公司,他们的行骗伎俩是首先想方设法将求职者骗过来,利用大学生们渴望兼职轻松、赚钱快职业的侥幸心理,施以各种花言巧语,有的还假模假式给求职者摄影、试镜,然后索要100元到几百元不等的“试镜费”,一些学生被骗了以后还天真地以为这真的是什么“星探公司”,幻想着有一天实现自己的“模特梦”。
据记者了解,这样的求职陷阱还不少,记者曾接到过多起类似的投诉。某大型网站的调查显示,有近半数求职者曾遭遇过求职陷阱。求职陷阱之一是对方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如风险押金、报名费、培训费、服装费、建档费等;此外还有工资陷阱,如承诺体面职业,高薪收入,其实招聘的不过是推销员,辛苦付出后却收入很低。一位女大学生告诉记者,自己以前曾为某婚纱店做过礼仪,工作任务是穿着特定服装在宣传棚附近走动,以吸引过往行人。公司之前承诺每天薪酬500元,但工作一天下来,实际拿到的薪水才一二十元。
据了解,除上述骗局外,眼下一些所谓的招聘企业有可能就是传销组织;有些企业根本不需要招聘人员,但也利用招聘广告对自身进行宣传推广,若求职者应聘基本不会被聘用;有些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将一些过时的招聘信息也发布在网上,使得求职者常常看到大量过时失效的信息。不少求职者还经常会接到一些莫名的骚扰电话,或发现自己用来求职的照片被上载到不法网站。
无处不在的求职陷阱令求职者防不胜防,对此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刘立君律师建议,看到高薪酬动心的大学生,要冷静下来思考劳动价值与回报是否相协调,如果过于偏离实际水平,就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路边的招聘信息及广告;不要轻易掏钱;拒绝高薪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