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为何几个部门管不好一辆“工程车”
作者:张遇哲


    ■张遇哲
  新年伊始,“工程车”再次成为安徽合肥这座城市的梦魇。短短4天时间,渣土车、运料车、混凝土搅拌车等“三车”夺去了11条鲜活的生命。而这距离去年8月当地城管、交管、建委等部门推出新举措严厉打击“三车”违规行为,仅仅过去4个多月时间(据1月16日《新安晚报》报道)。
  “工程车”疯狂驶过,碾碎的不只是几个家庭的幸福,更揭开了我们心底那道沉重的伤疤。去年夏天,同样在合肥市,8天内连出8起与“三车”有关的交通事故,导致4死11伤。城市的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严厉打击之声犹在耳畔回响,新的悲剧却已然上演。细细数来,有管理工程车权限的部门并不少,可为什么这么多部门管不好一辆 “工程车”?面对记者的采访和公众的质询,相关职能部门的回答往往如出一辙——先是介绍已经做了哪些职责范围之内的事情,然后表示工程车惹祸的根源不在己方。
  按照民间的说法,“九龙治水”往往意味着来年雨水稀少。如今,工程车整治工作也在遭遇“九龙治水”的困局。表面上看,有几个部门在管,各个环节都有人管,实际上却并未形成“1加1大于2”的合力。
  一直以来,每每类似悲剧发生,我们都习惯于从工程车本身去查找原因,比如,“三车”大多是“巨无霸”,一定程度上具有横冲直撞的资本;工程车大多牌照模糊,可以逃避电子眼监控;司机按趟计酬,在利益的驱使下难免多拉快跑。诚然,这些都与工程车的疯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并非问题的关键。工程车本身没有原罪,之所以一再成为“马路杀手”,恰恰是因为我们对于它的习惯性违规太过宽容。与开“霸王车”的刺激和多拉快跑的收益相比,被相关部门查处的违规成本实在有些微不足道。
  《韩非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楚国丽水河盛产金砂,官方严令,凡偷采者处以五马分尸的重刑,但是偷采仍难禁绝。有人问偷采者,为何要冒着分尸的危险来偷采呢?答曰,未必被捉到。诚如斯言,当多个部门“大路朝天,各管一边”时,违规工程车就有空间可闪转腾挪,大玩危险游戏。措施再严厉,制度再周密,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也就不可能发挥真正的震慑力。
  但愿血的代价,能够刺痛相关部门的神经。在11条生命面前,谁都没有颜面谈论 “我做了什么”,而应扪心自问 “我还有哪些没有做”。要想除去“霸王车”,相关部门有必要加强沟通协调,明确谁主管、谁配合,建立事后追究问责机制,一旦发生类似事故,坚决倒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失职责任,绝不姑息迁就。唯此,方能以制度的威严催生执行的铁腕,驯服一辆辆疯狂的“工程车”。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为何几个部门管不好一辆“工程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