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患者的满意度为第一目标。”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说。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1月27日在江苏省南京市表示,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将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把患者满意程度作为评价护理质量的标尺。
马晓伟表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要在各级各类医院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以患者的满意度为第一目标”。要充实一线护士力量,医院要保证临床一线护士配置,临床岗位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要高于95%。同时要结合绩效考核,对一线护士加大鼓励、加大待遇倾斜,努力营造“一切为了临床,一切为了患者”的工作氛围。
根据计划,到今年年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将在全国创建100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300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60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
(据1月27日新华社报道)
■ “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得益于经济的发展与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德吉说。
被称为雪域高原的西藏自治区高寒缺氧,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区域。然而,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西藏人民的平均寿命由1959年民主改革前的35.5岁延长到了现在的67岁,仅百岁以上老人就有79位。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德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上述一番话。
民主改革以来,国家已累计拨款18亿多元用于发展西藏医疗卫生事业。2010年,西藏农牧民免费医疗专项经费年人均达到180元。同时,西藏已拥有1339个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总数达到了10635人,仅拉萨就有两家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人均寿命的延长,带来人口的增加。据《西藏民主改革50年》白皮书介绍,西藏总人口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87.08万人,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95%以上。而一项旨在全方位提升农牧民健康水平的《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健康促进行动方案》,将可能在2015年使全区人均期望寿命再“老”一岁,即69岁。
(据1月28日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