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被践踏
作者:李方


    ■本报记者 李 方
    消费者任佳兴向风云榜栏目组投诉说,2009年5月新买的车没到一个月,排气管漏水,右后门锁经常打不开。同年10月,右前门经常锁不上。给厂家热线电话反映问题时,服务小姐说车超保了。保修手册明明写着一年或2万公里,而任佳兴的车只跑了1.3万公里,即使算时间也没有到一年。江淮售后一位姓吴的经理说,排气管漏水(生锈,有一个小洞)正常。
  排气管生锈漏水,售后服务人员一句“很正常”,很令人回味。在他们眼里,由于门锁打不开,车门关不上、排气管生锈漏水,见多不怪,导致心理麻木,“很正常”便脱口而出。但是,这些质量问题在消费者眼里就太不正常了。车门、车锁这些最基本的质量要素,竟然得不到保障,那么,其他关键零件设备的质量会不会更离谱?这对消费者用车信心造成极大的困扰。
  吉林延边车主王鹏投诉说,他买的车跑了不到200公里时,才买了半个月不到,第一次开车窗,居然无法摇上去。王鹏去找4S店。店方说,这款车都这样,擦点润滑油就好了。这种解释和解决的方式,令车主无法接受。
  湖北松滋消费者郑年华投诉说,买车后两个月内、3000公里时,正常行驶时发现发动机故障灯常亮、手刹灯在正常行驶时常亮,已在4S店维修过多次。但每次维修后,过不了几天,问题又会出现。4S店甚至给换过一次仪表板,直到现在问题没有根本解决。4S店说不会影响正常行驶。
  我们注意到,一些4S店对在保修期内发现的质量问题,往往轻描淡写;一旦出了保修期,他们会马上发现很多质量“隐患”。这时他们会警告消费者,如果不解决、后果很严重。这种前松后紧继而小题大做的行为,可谓部分4S店惯用的伎俩。
  山东威海消费者吴海涛投诉说,他买的CR-V一年多了,大约行驶了9300多公里时,仪表盘故障灯一直亮。说明书说,应检查发动机排气系统。故障发生后,他特意开车去了威海宏达4S店检查,诊断结果是氧传感器故障。
  吴海涛的车,无论是使用时间还是行驶里程都在保修期限内,更换氧传感器应该不需要花钱。但是,4S店说,氧传感器损坏是由燃油问题而起的,系人为因素导致,不能享受免费保修。吴海涛不接受氧传感器损坏是汽油品质有问题的说法,4S店说:你可以将产品拿去送检呀,鉴定结果如属于产品自身的问题,他们会承担一切责任。
  在缺乏权威机构认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选择“知难而退”,被动接受厂商的“鉴定”结果。但吴海涛非常担心,现在氧传感器故障4S店拒保,不知道以后出了其他故障,4S店还会找出什么理由来推托。吴海涛希望东风本田能够给出合理的解释。
  以上4起投诉,反映了汽车消费环境中的两个焦点问题,一是汽车特约服务商利用消费者没有知情权的现实,任意践踏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二是,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低级、初级质量问题的不断涌现,折射出2009年国内汽车产销超常规发展所形成的质量隐患。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1 版:汽车·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消费者公平交易权被践踏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