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长虹产业迁移进入新阶段
作者:军华


        今年初,随着总投资60亿元的长虹等离子项目一期全面实现量产,长虹近年来的宏大产业布局进展到一个崭新阶段。地处绵阳经济开发区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公司承载着长虹在平板电视时代的梦想,也承载着国产品牌重塑中国家电业辉煌的使命。
  长虹对等离子产业可谓一往情深。早在2001年,长虹就就开始涉足等离子整机的生产和销售。2005年底,长虹计划进军等离子产业链前端高附加值的屏制造,而当2006年突遇收购欧丽安的机缘时,虹欧的事业终于可以全面推动了。
  据了解,长虹上马等离子项目,曾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高度理解与支持,项目规划甚至上升到国务院办公会议的层面来解决,其背后的推力则是产业发展与市场变化的必然。2006年,以LCD(液晶)电视异军突起为代表,国内彩电市场快速过渡到平板时代。
  建设等离子项目,对于长虹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60亿元巨额投资,首先要求长虹建设出国内第一条标准的高规格生产线,其中包括中国制造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高洁净度生产车间。在国内,既无现成的人才队伍,也无具体的实践经验,其中压力可想而知。
  令人欣慰的是,从最初的量产爬坡,到今年1月份全面量产,从虹欧生产线上下来的等离子屏良品率在短短9个月时间内,从不到20%提升到90%以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关键指标还保持着稳中有升之势。此外,从2006年收购欧丽安公司之后,在不到4年时间内,长虹已成功掌握了等离子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培养出一大批核心软件开发人才。
  今天,在长虹从事新产业开拓的,远不止虹欧公司一家。近两年,无论是长虹与台湾友达光电合资的液晶面板长智光电项目,还是对制造冰箱压缩机的华意压缩等完成资本收购,其方向都指向了家电制造产业链的上游,即所谓关键部品领域。
  几年前,在当平板电视时代降临时,彩电业价值链又回到曾经的状态,欧美公司撑握基础技术发明专利,日韩公司掌握产品研发、制造及市场话语权,中国企业则沦为规模巨大但收益菲薄的产品组装车间,甚至连获得这种资格都还得看国外上游公司的脸色。
  因此,2004年左右,长虹在彩电业所处窘境实乃举国产业之困。2004年7月,赵勇回归长虹主政之初,之所以丢出“长虹如果做不了屏,不如退出彩电业”这样一句狠话,正由此而来。因为在平板电视整机制造成本中,无论液晶还是等离子,其显示屏与模组所占成本通常都高达70%-80%,其中显示屏又是关键。
  长虹选择投资等离子,既有产业技术考量也有资本运作机缘。在平板电视时代,有所谓“小看液晶,大看等离子”之论,即两种技术各有特点,等离子在40英寸规格之上,无论技术或成本都有明显优势。在生产线投资上,等离子也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为投资同规格的液晶显示屏生产线需要多达四五倍的资金。
  等离子在技术发展空间方面也有优势。目前,液晶领域已有2万项以上专利,而等离子领域仅有2000多项,这就是说,等离子留给长虹的自主创新空间要比液晶开阔得多。
  长虹投资平板电视领域的等离子显示屏和液晶模组,以及投资该领域下一代技术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还有白电方面的制冷压缩机,包括传闻今年可能会上马百亿元投资规模的液晶显示屏生产线等,都遵循同一路线,即家电制造产业价值链上游的关键部品。掌控了这些资源,长虹才有机会恢复其家电市场的王者地位,因为它们才是通往产业之巅的通行证。
  今天,长虹在关键部品等领域的新一轮发力,都源于2004年赵勇再次主政长虹之初的战略规划,即所谓“三坐标”战略。
  所谓“三坐标”,按赵勇的描述,指的是以传统家电为坐标原点,以产业价值链、产业形态及商业模式为坐标三轴,指向三大发展方向。其中,在产业价值链方向,通过引进消化和原始创新,向关键部品、软件转移;在产业形态方向,通过集成创新,寻求战略合作,向信息家电、IT产品转移;在商业模式上,通过模式创新和结成战略联盟,向服务提供、内容提供转移。 (军 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热点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长虹产业迁移进入新阶段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