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棒棒军”住上了城里的公寓
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水三年,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者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
作者:刘文新


    ■本报记者 刘文新
  作为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并存的直辖市——重庆市,3年前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自此,一场统筹城乡差别、平衡城乡利益、重建社会结构的变革开始了破冰之旅。
  在3年的时间里,一组数字折射出重庆市城乡一体化的进程。43.81万农民工享有养老保险,2179.2万农村居民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累计建成20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近万名农村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新建9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万个农家书屋……过去大多只有城里人才能享受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正在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
城乡居民医保实行一个平台
  重庆市垫江县高安镇东兴村6组村民盛国太,今年64岁,患肺气肿病十多年,过去每年要花掉医疗费用三四千元。2007年6月以前,这笔费用全部要自己承担。2007年6月,他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每年缴纳20元的医保费用后,自己只需承担住院医疗费用的40%左右,大大减轻了治病的压力。盛国太告诉记者,可报销的几千元医疗费,相当于他们老两口一年的收入(详见附表)。
  记者了解到,2007年9月,重庆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实行一个平台,彻底打破了二元结构医疗保障制度设计。与此同时,重庆市实行统一的缴费标准,分为两个档次,一档为20元/人/年,二档为120元/人/年。政府财政对两个档次的补助标准相同,城乡居民在医疗费用报销待遇上,只有档次的差异,没有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从制度上克服了农民报销比例少、城镇居民报销比例多的问题。目前,重庆市已有2179.2万农村居民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一元公寓”里的和谐生活
  在山城重庆,人们将在码头、街巷帮人挑货的挑夫称为“棒棒军”,他们可谓进城务工农民代表性人物。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棒棒军”们也在加速融入城市生活。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建桥工业园,政府为农民工专门修建了可容纳两万多人居住的“蓝领公寓”。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黄志新说,农民工不仅可以住环境优美的“蓝领公寓”,而且还可以充分享受教育、医疗、购物、娱乐等城市资源。“目前,建桥工业园区内有一所主要面向农民工子弟的建桥实验学校,61间教室,120名教师,可完全容纳园区内农民工子弟入学。”建桥实验学校校长余位河说,政府专门安排重庆市较好的中学定向帮助该校教学,要求将该校办成一流的义务教育学校,让农民工子弟在城里享受一流的教育。
  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街道的“阳光公寓”可容纳100多位农民工居住,这里建有图书室,有农民工文艺表演队,还准备创建自己的文化网站。从2007年起,南岸区投资了250万元建成覆盖全部街道的7个“阳光公寓”,实现农民工入住量5000多人。
  5月25日中午,记者在“阳光公寓”看到,刘秋香、张华等几位农民工正在厨房里做饭,回锅肉的香味扑鼻而来。56岁的农民工马源告诉记者,“阳光公寓”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每天的租金是每人1元钱,大家亲切地叫它“一元公寓”。住宿费加水电气费等,一个月只需46元。而以前打工时只能住在城乡接合部的平房里,苍蝇和蚊子多,每月还要缴纳100多元钱的房租。
  记者了解到,2009年以来,重庆市在主城区和劳务输入集中的区域,已新建14万余平方米农民工集体宿舍或公寓。
  入住公寓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重庆市第七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已将农民工纳入参选范畴,为农民工表达民主意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据统计,重庆市已登记8万余名农民工选民,21名农民工当选为社区居委会委员,4987名农民工当选社区居民代表。
为农民工量身定做养老保险
  重庆市江津区白沙镇农民严家菊十多年前和丈夫去沿海城市打工,小孩则留在老家读书。由于打工的单位一直没有给她上养老保险,她心中总感到不踏实。2007年7月1日,《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施行,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严家菊立即辞掉工作,回到重庆市到南岸区一家洗车场打工。试用3个月后,洗车场按规定为她办理了养老保险。严家菊感慨地说:“在外地盼了多年的心愿,没想到回到重庆后3个月就实现了。”
  据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是专门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针对农民工亦工亦农、流动就业和收入相对较低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养老保险制度。该制度具有4个特点。一是低费率、广覆盖,农民工个人养老保险费率,由“城保”的8%,降低为5%,用人单位费率由20%下降为10%,覆盖范围由“城保”的“各类城镇企业”扩大到了“城镇所有的用人单位”;二是可选择,用人单位和农民工达成一致,可选择参加“城保”或农民工养老保险;三是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缴费比例为15%,其中14%为农民工的个人账户,1%为共济基金;四是市内可转移和衔接,采取“账随人走,不转基金,达龄处理”的办法,只转移养老保险关系和账户档案,不转移个人账户基金。
  根据《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本人工资收入的5%。有关人士算了一笔账,假如一个农民工现在的月收入是1000元,那么他每个月应缴养老保险费50元。实际缴费累计满15年后,等他退休时(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每月可领取360元的养老保险金,领取期限为15年。超过领取期限后,农民工养老保险金由共济基金支付。
  重庆市人保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已有43.81万农民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难题在重庆得到了破解。
  将累计建成2000所农村寄宿学校
  城乡教育差距是统筹城乡改革中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重庆市坚持教育公益性,不断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本教育均等化。
  为推进城乡基本教育均等化,重庆市将新增教育经费70%以上用于农村教育。近几年,重庆市农村教育共完成了4件大事,一是化解了近28亿元的“普九”历史债务,二是消除了442.9万平方米的中小学D级危房,三是基本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近万名农村代课教师身份问题,四是兑现了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这些举措确保了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
  此外,重庆市还实施了六大工程,即: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到今年将累计建成2000所;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2007年实现“校校通”基础上,力争在2012年实现“班班通”全覆盖;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今年将完成工程的60%;实施三峡库区移民迁校工程,完成迁校345所;实施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在原有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建成443片,累计完成1000片;实施农村学校设备设施改造工程,完成饮水设施、黑板、厕所改造等项目。这些举措,大大改善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重庆市还建立了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就学保障机制。按照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公办学校接收为主的原则,目前已确定623所接受农民工子弟就读学校,依法保障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与城市户籍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棒棒军”住上了城里的公寓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