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四川省成都市的交通日益拥堵,于是,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出行时放弃开车——
步行上下班渐成时尚
作者:何国 刘铭
图片


    越来越多的有车族选择步行上班 (资料图片)
■何 国 本报记者 刘 铭
  不久前,四川省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后决定,现阶段不推行中心城区机动车增长控制总量的措施,将通过发展“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的慢行系统”等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记者在成都市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大增,城市交通日益拥堵,越来越多的有车族开始弃车出行,步行上下班正从当初的无奈逐渐衍变为一种时尚。
有车族成了“走班族”
  开了7年车,在成都市某政府机关工作的张伟,从去年底以来成了半个“走班族”,即每周有两天步行上下班。张伟的家离单位大约8公里路,他早上7点半从家里出发,先步行一小时,再乘坐公交车或打车,赶到单位刚好到上班时间。
  张伟告诉记者,他这样做最初是因为开车上班经常遇到堵车,如今他已深深体会到了“走班”的好处。他以自己的为例,给记者算了两笔“账”。一笔是经济环保“账”,步行一段路程上班,不仅减少养车费用,同时有利于环保。另一笔是健康“账”,平时锻炼的机会少,步行上班相当于锻炼身体,有益健康。
  “步行上班既环保又休闲,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的景色,还可以思考思考问题,挺好的。”“走班”已有3年、今年37岁的成都市市民姚仪说,作为某公司的项目经理,单位为他配了车,但近3年来,他只在工作时间使用,每天上下班则步行,用时一般在两小时左右。
  记者发现,如今在成都市,这样的“走班族”越来越多。记者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成都走班族”搜索,结果显示有11.3万个页面。在网上,不少“走班族”交流“走班”心得、寻找“走伴”。
不少市民选择步行出行
据记者了解,成都市不仅有大量的“走班族”,不少市民日常出行时也经常选择步行。
  不久前,成都市街头就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路秀”。据报道,这场活动是由网友组织的。一位网友发了一条“健康我锻炼,我走我快乐”的帖子,呼吁喜欢步行出行的网友当天身穿白色运动服,从东二环万达广场步行到东湖公园。帖子很快得到众多网友的响应,最后有上百名网友参与了活动。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走路族”的流行,除了市民追求健康、环保的生活质量,避免交通拥堵外,还反映出人们对城市快节奏生活的反思,尝试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的“慢生活”。事实上,这些年来,随着城市的扩张、交通的便捷、通信的发达,快节奏已成城市生活的主旋律,但同时也带来诸如车辆增多、交通拥堵、空气质量下降、生活单一、健康受损等问题。如果市民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的出行方式,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缓解。
  5月23日,成都市交通委员会在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后决定,将通过发展“以自行车和步行为主的慢行系统”等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日前,记者特地选择早高峰时段,对成都市羊西路沿线进行了一番调查。记者看到,羊西路上车辆拥堵情况严重,人行道上大部分路段空间比较宽松,市民行走顺畅。但部分路段存在慢车道和人行道狭窄、沿街铺面挤占人行道、人行道凹凸不平等情况,造成行人步行困难。
●相关链接
步行也要讲科学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教授、成都市医学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副主任王煜表示,一般来说,步行对心血管有好处,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步行上下班、购物等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体重比较重或者膝关节有问题的人,不适合长时间步行。
  王煜告诉记者,步行是比较单一的运动,对于腰部和上肢的锻炼不够,相对而言,骑自行车的效果会好一些。因为自行车骑行是靠传动来实现的,对膝关节的负荷相对没有那么直接。也就是说,不适宜步行的人群,可以用骑自行车代替步行。
  王煜同时表示,步行出行要控制运动量。如果走了一段时间后有不适感且越来越明显,说明运动量过大,超出了身体承受量。也可以用心率检测法来判断运动量是否适度。国际上通用的心率检测标准是220减去年龄,就是每一个人可以达到的最高心率标准。如一个2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原则上不应超过200次/分钟。
  王煜提醒说,从运动卫生的角度来说,步行出行要尽可能避开比较拥堵、繁忙的路段,可以选择小街小巷走。此外,在注意交通安全的同时,要选择一双合脚的鞋子。针对许多人喜欢穿布鞋走路的习惯,王煜表示,尽量不要穿布鞋出行,虽然布鞋比较轻巧,但其鞋底减震效果不理想,起不到保护脚部的作用。 (刘 铭)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特别观察】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步行上下班渐成时尚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