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康宝莱:当责任成为一种企业文化
作者:青文
图片
图片


  康宝莱的故事不像香奈尔那样梦幻,会有奥黛丽穿着她设计的小黑裙赴那蒂凡尼的早餐。康宝莱的故事更像是中国流传的孝义故事,人情味很浓,少了几分商业味。马克·休斯是这个故事的主角。20世纪70年代,由于不当减肥,马克·休斯的母亲在36岁去世。这个美国的普通少年由于痛失至亲而立誓找到科学健康的减肥方法。马克·休斯不是天才,为此他远赴中国学习中草药知识,回国后,他又与几个科学家一起埋头研究。1980年,康宝莱蛋白混合饮料最终面世,从而改变了许多爱美人士的人生。马克·休斯以“你必须用来自心底的爱来对待和影响他人”作为康宝莱的座右铭,鞭策这个因责任而生的公司。
  做企业如同长跑,责任控制风险有助可持续发展
  作为全球著名的营养品公司,很多中国人并不了解康宝莱的这段故事,在中国刚满五岁的康宝莱还正起步。康宝莱一直梦想将其产品带到中医中药的故乡,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在中国的投资计划,于2000年建成投产的苏州工厂是其在美国以外仅有的生产基地。但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康宝莱总部都在谨慎地推行着它们的中国战略。与那些雨后春笋般的各式各样的保健品企业相比,康宝莱的中国战略曾被人理解为过于保守。
  在康宝莱,管理层上上下下都明确达成一个共识:“知道什么事不能做,和知道什么事应该做是同等重要的。”因为很明显,一旦公司出现负面新闻或事件,对企业形象和品牌就是致命的打击。先规范后发展是康宝莱一贯坚持的方针。“这样做,在市场先机上可能不如其他企业早,因而有优势。但做企业和跑长跑一样,不怕慢,就怕站”李延亮说。
  在康宝莱,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卡片,上面写着:“Takehighroad!”意思是走正大光明之路;同时,光明之路非坦途(highroadishardroad!)。
  “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我们坚守最高行为准则,我们对错分明。”康宝莱全球CEO迈克尔·约翰逊说。
产品质量永远是第一责任
  保健品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健康和生命,所以产品质量和安全尤其重要。从康宝莱成立起,这一点就融入了企业的骨血。
  康宝莱拥有三个科学组织:营养咨询委员会、科学顾问委员会以及医学事务部。这三支专业队伍由成就卓越的医生、科学家以及健康专家组成,包括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全美最佳医生得主。他们研制先进的营养配方,确保产品质量达到高标准,并为康宝莱员工、经销商提供专业培训。正是这样强大的科学后盾,使得康宝莱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马克·休斯细胞及分子营养研究中心位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是康宝莱主要科研基地。
  康宝莱系列产品所需原料90%以上由美国康宝莱总部提供。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都经过严格的化学和微生物的检验。生产环境达到中国卫生部保健食品GMP要求。康宝莱对于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进出的原料和成品符合美国康宝莱公司的标准和中国的国标,由此来确保消费者购得的每一款产品均是高品质的。
  康宝莱将质量管理由企业战略上升为企业文化。苏州工厂的厂长每周一都会到上海开会,中国区总裁李延亮每次都会问他质量控制、生产线管理如何。公司内部也会做调查:比如随机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与自己的产品放在一起进行检测,查看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苏州工厂已成为江苏省质量控制的样板企业,产品供应到东南亚等国外市场。
  当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低调”是很多人对康宝莱的印象。对于快速成长低调,对于慈善同样低调。
  康宝莱的一位营销人员制定了个人慈善计划——每年捐助200个失学儿童,“我大概能再活50年,那就是一万个儿童被救助”,那个营销人员说。这是笔者在与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的聊天里听到的例子。听的人很惊讶,说的人很自然。“因为这样的善举在我们公司里太多了”李延亮说。做的人不想宣传,其他人也觉得很自然,因为慈善在康宝莱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与很多企业在公益事业上的作为不同,康宝莱不仅强调在重大灾难中的集体表现,也重视员工个人的日常善举。在业内曾有一个说法:康宝莱的员工对于非商业行为的公益有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热爱。“从公益慈善活动和灾难面前的所为,从中国区总裁,到分公司,再到营销人员,无时无刻无处不体现出康宝莱的企业责任。”
  康宝莱每年都会在全球进行最有爱心的营销人员评选活动,先由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进行内部评比以选出候选人,之后再汇总至总部进行评比。“此项评比,与业绩没有关系,与他所做的善事大小有关。”
  “用来自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这是康宝莱创始人马克·休斯的格言,在康宝莱企业内部不断被提及,并被员工奉为圭臬。
  2007年8月9日,中华骨髓库与韩国骨髓库合作向韩国提供两例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在北京道培医院举行。其中一名捐献者即来自康宝莱。
  2007年10月,在康宝莱福建分公司,100名康宝莱公司员工纷纷伸出胳膊,让医务人员抽取血液,他们由此成为中华骨髓库的骨髓捐献志愿者。其后数年,不断有数百位康宝莱员工参与骨髓捐赠活动。
  2008年5月12日,大地震的噩耗从四川传来,举国为之沉痛和牵挂。“救援现场有我们,后方捐款有我们”的标志跋山涉水,身着绿色T恤的康宝莱地震救灾志愿者一如既往地活跃着。
  此时恰逢康宝莱四川分公司成立两周年,盛典庆祝显然让位于救灾热情。灾情发生后,康宝莱家庭基金会第一时间在网上开通了专门的中国地震灾害捐助热线,康宝莱全球总裁迈克尔·约翰逊向全体康宝莱员工和营销人员发出倡议,号召他们携手为中国的抗震救灾做出贡献。康宝莱基金会和康宝莱紧急向四川省红十字会捐助了200万元人民币,同时向第一支进入汶川的部队捐助了200万元的营养补给品,而国内各分公司也响应中国总部“康宝莱温情系灾区”的号召,在各地开展各种捐助活动,表达爱心。“康宝莱不仅关注救灾的进程和动态,还会对灾区重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动情地说。康宝莱温暖基金在2008年冬启动。康宝莱保健品有限公司与绵阳市教育局正式签约,在此后的两年里,将给予每个家庭每年1000元的补助,持续资助300个贫困家庭的孩子。“谓之温暖,就是希望灾区人民的这个冬天不太冷。”康宝莱负责人表示。
  康宝莱与四川的结缘并未以救灾为止,本意设立于靠近总部的上海的康宝莱之家,也因考虑地震灾区的种种情况,遂临时改易,定于成都落户。这是中国大陆首家康宝莱之家,也是全球的第39家。
  成都康宝莱之家计划旨在帮助儿童村的孩子提高营养以及健康水平。这170多个孩子主要来自西南地区,都是失去双亲的孤儿。其中还包括“5·12”的地震孤儿。康宝莱将帮助儿童村完善营养解决方案。
  康宝莱之家主要帮助对象为儿童,是康宝莱家庭基金会的重要项目。儿童慈善是康宝莱的公司传统。1994年,康宝莱国际公司创始人马克·休斯创立康宝莱家庭基金会,宗旨是为因战争、灾害、贫困或其他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儿童提供健康营养品和其他帮助,让他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每年,数以万计的孩子在康宝莱之家的帮助下成长,充分实践了康宝莱创始人马克·休斯“你必须用心底的爱对待和影响他人”的理念。。
  2009年,康宝莱中国又继续延续儿童慈善的传统,开始了一场“天使听见爱”的慈善接力。“天使听见爱”项目目的是帮助听力残障儿童孩子进行耳蜗手术、购买仪器以及进行康复训练,从而帮助他们找回听力,重回正常生活。从厦门到南京再到广州……康宝莱将爱心传递到一个又一个城市。
  2010年6月,“天使听见爱”资助进行手术的第一个孩子林芳纯在厦门植入人工耳蜗。
  除了儿童慈善,康宝莱的企业社会责任还体现在了其他许多方面。
  2008年7月,康宝莱产品成为中国国家自行车队专用指定营养品。此后,康宝莱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各种自行车相关活动,推广健康、绿色、积极的生活理念。
  “中国是我们的重要市场,我们也一直在想能够为中国社会多做些什么。”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告诉笔者。
  “康宝莱经常讲这么一句话,一杯水是你的,一桶水可能是你家的,一湖水可能是你这个村子的,或者你这个社区的,但一条河可能就是社会的,是大家所有的。企业亦如此,刚刚在企业挣钱之后,可能仅供养活员工。但是等企业规模逐渐壮大之后,就应该思考如何回馈这个社会。回馈社会的另一方面,也是把自己的企业融入了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原来是私营企业,现在是上市公司。差别上面,你的社会责任就更重。等于是什么呢?等于是很多人来看着你,看你的方方面面。社会环境的改善离不开企业公德心的建立。”这是康宝莱中国区总裁李延亮对康宝莱所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理性思考。
(青 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维权在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康宝莱:当责任成为一种企业文化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