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CDV 宜家宜商的“多面手”
作者:张鹏
图片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拥有私家车,而除了代步,一种被称为CDV的“商·家车”还充当起运输能手和生意帮手的角色。CDV集多种车型的优势于一身,宜商宜家,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博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报记者 张 鹏
“如果货物不多,运输基本靠它。”于女士指着一辆停靠在库房墙角的电动自行车对记者说。由浙江来京的于女士常年做鞋帽生意,为了每天方便货物往来,这辆电动自行车成了她的必备工具。
  而电动自行车的两侧挂满货物时,车子又很容易失去平衡。“连人带车摔过两次,被警察拦过一次。”于女士对记者说。为此,于女士近期准备要买一辆空间大的轿车,家用的同时还可兼用货运。
  当生活与工作都有需求时,那些全能实用且可兼顾二者的车型便成了不少消费者的不二选择。针对这部分车主商乘两用的需求,众多具备宜商宜家特点的“商·家车”相继被引入中国市场,“一车多能”的风潮正慢慢从小众走向主流。
空间更灵活
  “商·家车”通常被人们简称为CDV,其原义为CarDerivedVan,也就是基于轿车平台的厢式车,后来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又衍生出了不同的意义。在中国,CDV被演绎为Commercial(商业)+Domestic(家庭)+Vehicle(车辆),突显了“商·家车”这一概念,更加直白地体现出“宜家宜商”的个性。
  应该明确的是,“商·家车”还是轿车,无论从底盘、外观还是性能来看,它并没有脱离轿车的范畴。但与普通轿车相比,“商·家车”更强调大空间,以及空间的灵活性和可用性,这也是它与普通轿车的主要区别。出于特有的车型定位,为了方便车主拥有更大的空间,装载更多的货物,大部分“商·家车”的后排座椅还可以折叠,有的车主甚至将后排座椅全部拆除,改装成了一层层的货架。
“商·家车”的演进史
  从上世纪70年代CDV需求的出现,到90年代正式出现CDV车型,再到本世纪CDV在欧洲的畅销,CDV的演进史反映了欧洲生活方式的变迁,也承载了节约高效的社会潮流。
  上世纪70年代,欧洲的快递行业出现了小宗货物的运输需求,为此一些汽车品牌在轿车平台的基础上,对两厢轿车的车身进行了改装,通过加装后厢、增加高度等方式大大提高了车型的实用性。
  到了80年代,欧洲引入“带箱子的小车”概念,对此前加装的后厢进行了一体化改进,并设计了后掀门,驾乘的舒适度也大大增强。
  90年代后期,欧洲人开始对休闲生活方式情有独钟,于是汽车企业对CDV又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后部的独立货箱与车身融为一体,外形也更趋圆润,同时兼顾承载性和舒适性,从而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CDV。
  2003年以后,随着市场需求的稳定增长,CDV车型开始出现了有规律的换代,流线型的设计让整车造型更加顺畅,更富肌肉感,内部空间的继续提升和承载力的提高,也让CDV越来越具实用性。其中,雪铁龙Berlingo、雷诺 Kangoo、标致 Partner、菲亚特Fiorano、欧宝Combotour等,都是CDV的代表车型。
小业主的好帮手
  作为一种具备“宜商宜家”特点的车型,哪些消费者会更青睐“商·家车”?汽车厂商又会把“商·家车”定位于哪个消费群?
  记者从一份欧洲的市场调查数据中发现,在CDV的用户结构中,邮政快递、医药以及连锁商贸等纯商用的用户占到了55%,商用与私用兼具的车主占25%,纯家庭用户占20%。
  除了能满足代步、旅行、购物和接送多个孩子上学外,还能成为生意上的“好帮手”,甚至是谋生的工具,仅这一点,“商·家车”已经迎合了现阶段众多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个体商户和小业主是“商·家车”消费的主力人群,他们拥有自己的小家业,规模虽小但也小有成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汽车·选择 】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CDV 宜家宜商的“多面手”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