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健民 沈雪根
今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工商分局从增强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出发,注重抓落实,事前管源头,事中控准入,事后强监管,从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加强农村安全监督、提高后续监管工作效能3个方面,做实做好相关流通许可发证工作,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法》,加强经营者自律意识,全面提升执法人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该局已顺利颁发食品流通许可证635份。
管住源头
抓好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培训。该局以受理和颁发食品流通许可证为契机,将接受《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知识学习和签订《食品安全经营责任书》作为食品经营企业管理人员及个体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督促其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至目前,已举办培训班35期,参训人员6000余人次。
分类指导执行食品安全制度。根据经营规模和性质,他们将食品经营者划分为大型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批发部)和小食杂店三大类,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在大型商场超市实施重点商品准入制度。对于食品批发企业,要求其在进货时履行索证审验等义务,实行索证索票“一票通”制度。对于小食杂店等食品零售单位,要求其建立完整的进货台账,凭批发企业的“一票通”进货。
推进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建设。该局主动上门挨家挨户对辖区食品批发企业和大型商场超市安装食品安全电子监管平台软件,并对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和工商监管人员分别进行了操作实务培训。截至目前,吴兴区有37家食品批发户和商场超市100%实施“一票通”和商品备案制度,其中有27家批发企业和商场超市100%已纳入食品安全电子监管。
严控准入
夯实消费维权站基础。以乡镇公共安全中心(消费维权站)为基石,搭建乡镇级工商食品流通安全新平台,以建设“四员”(无照整治协管员、工商政策宣传员、消费维权调解员、食品安全监督员)为重点,推进工商职能进一步延伸,全面提升乡镇消费维权站监管水平,促进乡镇消费维权站运行。
推动预登记业务前移。他们将流通许可预登记业务委托乡镇消费维权站开展,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在流通许可证发行现场核查阶段,该局责任区监管人员和乡镇消费维权站食品安全监督员一起共同上门进行现场核查,并通过工商监管人员对预登记和上门核查这两个环节的操作进行现场指导,使乡镇监督员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提高效能
备案登记,实行精确监管。在审查流通许可证时严格登记把关,确保形式审查资料完备规范。按照“一户一档”的原则,实行专人专职管理许可证档案,建立许可证发放台账,以方便食品流通许可证档案查询,实现许可证发放与后续监管“无缝”对接。
组合核查,落实监管职责。结合规范使用“一票通”和小食杂店整治工作,充分利用流通许可证发放需要现场核查这一环节,对食品卫生许可证到期换发流通许可证的经营者,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完成对食品经营者的现场核查工作,对在核查中发现有不按要求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责令整改到位,才给予换发,确保许可证监管不流于形式。
网格分层,提升监管效率。按照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食品安全监管“两图一书”的要求,实行网格化管理,具体把责任区细化成网,网细化为格,格细化至户,户落实到人,按照“所管片、人管区”的要求,将辖区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责任划分到人,责任区监管人员按职能巡查监管。同时,按照批发、批零兼营、零售三大块进行分类,按层次给予不同的监管频率,确保监管重点,提升监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