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泓霈
“哈哈,我换了5本养生方面的书,太值了!”9月27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柠花园南区的居民徐阿姨,用5本旧书换到5本新书,高兴得合不拢嘴。据了解,珠海市香洲区文体旅游局、新华书店联合举办“以书会友、书香社区”活动,市民在翠香街道康宁社区、梅花街道鸿运社区,均可以旧书换取新书(据9月28日《珠江晚报》报道)。
书籍“以旧换新”,这真是个好创意。一般人的读书习惯多是买书、看书、忘书、扔书,看过以后,多数人将书束之高阁,不是收藏,也不是珍惜,而是一种遗忘。等到再读的时候才发现,有些书籍已过时了,有些知识已贬值了,失去了继续阅读的价值。开展书籍“以旧换新”活动,可以将还有价值的书籍及时让渡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如此,书籍出版发行的成本没有增加,却让更多人的阅读视野得到了极大的扩张,有利于文化图书资源的沟通交流、互通有无。
现在的书价非常高,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一项调查表明,有53.2%的人认为现在图书价格比较贵,自己的消费能力不能完全承受;有65%的人认为图书价格贵了以后,自己买书比以前少多了,多半去图书馆借,或去书店蹭书看,或去租书,或去买盗版书。特别是在物价上涨,生活成本增加,而收入却得不到及时提升的情况下,群众哪有更多闲钱购买昂贵的图书呢?所以,我国国民一年的阅读书量是0.7本,远比不上韩国7本、日本40本的年阅读书量。
珠海市书籍“以旧换新”活动,将那些发挥过积极作用而且仍有价值的书刊作为购书成本,花一次钱,能得到无数次的循环使用,一次投入,长久受惠,让公众饱受压抑的购书热情得到释放,这对于公民年均阅读书量的提高,是一种有效的刺激。
书籍“以旧换新”活动还能培养公众对书籍的亲近。据报道,一部分人不读书不是不想读书,而是缺乏读书的氛围和机会。有了书籍“以旧换新”活动,人们可以受到更多书香的熏陶,受到更多读书人的感染,公众的读书兴趣就能提高。
政府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关注文化发展,关注人们的精神发展。为公众提供优良的公共文化产品,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和幸福指数,有必要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畴。珠海市香洲区开展的书籍“以旧换新”活动,体现了相关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是对基层群众别具匠心的文化关怀,值得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