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唐 夏
近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九届亚太烟草或健康会议(ASIAPACIFICCON-FERENCEONTOBACCOORHEALTH)上发布的一项烟草对比研究表明,中国产的13个牌子的香烟检测出含有铅、砷和镉等重金属成分,其含量与加拿大产香烟相比,最高超出三倍以上。
对此研究结果,国内医学专家指出,燃烧时的高温,会使烟草中的重金属、类金属直接由呼吸道进入体内,中国烟草行业亟须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予以监管。
中国部分香烟重金属含量偏高
在第九届亚太烟草或健康会议上,公布了《中国销售的香烟:设计、烟度排放与重金属》报告。这项研究报告是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员从2005年开始耗时数年联合完成的,包括了中国87个品牌的香烟,对其中随机抽取的13个品牌的香烟进行了重金属的测定。结果显示,在所检测的13个中国香烟品牌中,每克香烟中砷的平均含量为0.82微克(最低0.3微克,最高3.3微克),镉为3.21微克(最低2.0微克,最高5.4微克),铅为2.65微克(最低1.2微克,最高6.5微克)。报告指出:过量摄取重金属会导致大量健康问题,其中包括癌症。
对于众多媒体提到的国产香烟重金属“超标”说法,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桐认为不准确。“查阅相关文献,证实不仅中国没有香烟重金属含量卫生标准,世界范围内也没有。没有相应的卫生标准,‘超标’之说就缺乏了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在认同这项美、加学者完成的研究成果前提下,客观的描述应当是‘受检的部分国产香烟,重金属含量与加拿大香烟相比较,最高超出三倍以上’。为何只与加拿大香烟对比,可能是因为只有加拿大法律规定烟草生产商和进口商必须检测烟草中的金属含量。”郝凤桐说。
香烟重金属源于烟草生长环境
郝凤桐介绍说,由于环境因素的普遍性,如同众多农产品一样,在烟草中发现重金属的踪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会通过土壤、水源和空气进入到各种生物体,香烟作为曾经的植物,也不能免。曾有学者采用人工培植的方法,研究单一污染条件下,烟草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积累和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铅时(0-2500毫克/千克),烟草对土壤中的铅具有较强的吸收性,并可残留在作物的各个部位;当土壤中锰添加浓度为1500-2500毫克/千克时,烟草植株仍能生长,但烟草叶、茎和根的锰含量逐渐增加。烟草植株中含有高剂量铅、锰等金属,虽然致使植株生长发育受阻,但是会促进烟草植株对镉的吸收。
郝凤桐指出,在香烟不完全燃烧时,会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化学反应,形成大量复杂的有机物质。有研究证实,香烟燃烧的中心部位温度高达800-900℃,燃烧的边缘温度也达到了300-400℃。燃烧时的高温,将烟草中的重金属、类金属衍变为烟尘和雾(气溶胶),直接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内。
1989年美国将砷、镉、铬、铅、镍、铜、汞等列入香烟烟气有害成分,烟草中有害金属的含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医学研究表明,铅烟、铅尘在人体肺部吸收率为30%-50%,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为7%-10%;镉在肺部吸收率为10%-50%,而在胃肠道的吸收率为1%-6%。“当吸烟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家人面前,尤其是儿童面前频繁吸烟时,吸烟者可能对子女血铅增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郝凤桐说。
亟须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
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首都医科大学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认为,该事件凸显出当前环境下中国烟草业监管制度和机制的不足,亟须引入第三方检测机制予以监管,尽快公布烟草具体成分并加快启动政企分开进程。
“目前国家烟草质检中心和各省烟草质检站的行政主管分别为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各省级烟草专卖局。烟草行业自检自测的模式必然加大烟草有害成分超标的风险。在呼吁尽快启动政企分开的同时,国家要对烟草生产和烟草质量加强监管控制。”支修益说。
支修益进一步指出,目前公众对烟草里到底含有哪些成分并不清楚,烟草消费者对香烟成分的获知仍然是靠烟草公司的广告宣传,而实际上烟民和非烟民都有权利知道香烟中究竟含有什么样的成分。烟草中的重金属只是影响健康的部分因素,香烟中目前已知的物质有4000多种,其中致癌物有58种,烟草跟食品等其他消费品一样都应该有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监管。比如某品牌香烟宣传该香烟加入了中药成分,如果没有第三方部门和药监部门的权威检测,消费者并不知道这个品牌香烟中是否真的含有这些有益的中药成分。
●相关链接
国家烟草专卖局回应:
检测重金属国内外均无统一标准
针对国外有报告检测我国13个香烟品牌重金属成分超标,国家烟草专卖局10月10日回应媒体表示,中国对烟草原料标准有严格限制。另外,对于整支烟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国内外均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
“他们采用的是什么方法,遵照的什么标准?”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处处长赵百东就此回应说,关于重金属检测,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检测标准。赵百东还进一步强调,中国烟草行业虽然没有对整支烟重金属含量的标准规范,但是却有对原料标准上的严格限制,而在这方面该报告表述模糊不清。
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王献生副司长也曾表示,尽管我国还没有对整支烟出台重金属市场准入标准,但这个标准不仅是中国没有,国际上也没有,加拿大研究者以本国烟为参照物,还列入了一些已经停止生产的香烟,从立场和角度上来看,并不能说完全客观公正。 (唐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