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突出“三早”严格“六查”集中“快检”
工商机关确保群众“双节”吃得放心
作者:聂国春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节日食品安全是工商机关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一环。中秋节前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食品流通监管司负责人就亲自带队到北京部分商场超市,对月饼质量和过度包装问题进行检查。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工商机关切实加大食品市场监管执法力度,加强中秋、国庆食品市场“节前、节中、节后”全程监管,重点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消费者节日食品消费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中秋节前后,全国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30余万人次,检查月饼经营户33万余户,查获制售假冒伪劣月饼案件159起,查处不合格月饼9.5吨,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4.23万元。国庆节期间,仅北京市工商系统就出动执法人员9225人次、2973车次,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2928家,查处取缔无照经营59户,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件。各区县分局对鲜肉的水分含量、熟肉制品亚硝酸盐、食用油酸价及过氧化值、乳粉蛋白质、水发产品甲醛、淀粉制品硼砂、休闲食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等开展快速检测,共检测样本2059个,其中合格样本数2054个,不合格样本数5个,“快检”合格率99.75%。
  记者调查发现,“双节”食品安全监管之所以成效明显,既因为各地工商机关“早部署、早落实、早规范”,也得益于工商执法人员严格“六查六看”和集中“快检”。
节日食品监管突出“三早”
  早部署。8月30日,陕西省西安市工商局阎良分局就先后召开党委会和科所长会议,专题安排“双节”食品市场监管工作。9月9日,河南省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提前部署全省“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双节期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24小时值班,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学校周边、旅游景区、机场、车站等划为重点监管区域。河南省永城市工商局为此制定了《“双节”市场稳定工作方案》,突出肉制品、乳制品、糕点、保健食品等节日消费量大、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为重点品种,检查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购销查验登记、购销台账等7项自律制度,健全市场巡查机制和属地监管责任制。9月中旬,北京市食品安全办也就“双节”期间食品安全控制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
  早落实。为了把“双节”食品安全部署落到实处,自9月份开始,各地工商机关陆续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9月1日起,陕西西安市工商局就在全市开展为期1个月的“双节”食品市场检查整治活动。9月16日,湖北省工商部门“双节”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启动,重点打击无证无照经营、销售过期变质食品和假冒伪劣食品、食品虚假宣传、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4类食品违法经营行为。在对全省食品经营户展开拉网式检查的同时,湖北省工商部门还组织节日食品集中检测。为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湖北省工商局还派出7个工作组,奔赴全省各大市场明察暗访,检查督办。
  早规范。通过食品市场的检查整治,工商机关还及时规范“双节”前食品市场的经营行为。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工商局通过检查,对50余家没有办理“食品经营流通许可证”的商户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四川省巴中平昌县工商局“双节”期间共出动人员156人,检查各类食品经营户500户,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50余份。河南省南阳唐河县工商局在“双节”食品安全大检查中,检查各类食品经营门店1300余户,指导商户规范建立食品备案台账106户。广东省江门市工商局部署要求加强中秋节后月饼后续监管处理,对于节日期间未销售完毕的退市月饼,加强跟踪监管,防止部分经营者将陈旧月饼馅再次加工进入流通市场,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对于节日期间查处没收的不合格月饼,坚决予以销毁。
“六查六看”确保安全
  “六查六看”即:查经营资格,看食品经营者证照是否齐全、是否按要求悬挂;查进货票证,看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验收责任;查经销食品,看是否有质量合格证明、检验检疫证明;查包装标识,看食品标示内容是否符合规定;查商标广告,看食品商标是否有侵权和违法使用行为;查市场开办者责任,看经营场所内部质量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和落实。
  在“双节”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中,各地工商机关严格“六查六看”,为人们群众营造了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天津工商局节前半个月通过“六查六看”,依法查扣假冒白酒13924瓶,冒牌食用油2422公斤,不合格月饼226公斤,无厂名厂址的口香糖788箱。
  福建省工商部门严格“六查六看”也取得明显成效。福州市工商局下架“三无”食品251公斤。漳州市工商局检查食品经营者3445户次,查处无证照经营4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个,查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件。泉州市工商局在为期10天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共检查食品批发企业1092户次,检查台账6578本次,取缔无照经营38户,立案查处80起,查扣涉嫌非法食品2.28吨;使用POS机开展食品巡查546次,检查各类预包装食品5517品种批次。三明市工商局共检查市场157个次、超市(商场)86个次、食杂店4743户次,查处无照经营案22起,食品案件20起。南平市工商局检查食品经营户2695户次,查处无照经营27户,查扣不合格月饼75.5公斤,立案查处8件。
快速检测让问题食品现形
  中秋节前夕,北京、广东等16个省区市工商局对流通环节400家经销单位销售的1020组月饼中的苯甲酸、山梨酸等指标进行了抽样检验。经检测,978组月饼质量合格,抽检合格率为95.88%,其中,北京、上海、重庆、福建、江西、河南等省区市工商局组织的对月饼质量抽样检验的合格率均达到100%,市场上销售的月饼质量状况总体良好。
  检测结果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一些问题食品也在检测中现形。河南省安阳市工商局北关分局节日期间对10种月饼的10个批次进行了抽样检测,共有4个批次月饼检测不合格。工商机关立即责令其下架退市,同时加强对不合格退市月饼的跟踪监管,有效防范月饼经营中的安全隐患。河北省蠡县工商局节日期间抽检食品50个批次,快速检测345个批次,及时处置了检测中发现的疑似问题食品,对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立即立案调查,严厉处罚。目前已有4家经营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的经销商受到处罚。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工商机关确保群众“双节”吃得放心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