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谁来管管疯狂的“手机僵尸”
作者:张东阳


    ■张东阳
  电影里人被僵尸咬到后也变成僵尸咬人的情节,上演了手机版本。11月7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报道了“手机僵尸”病毒的危害和成因。据悉,在9月的第一周,全国就发现将近100万部手机感染这种病毒。据了解,100万部手机每天耗费用户话费约为200万元。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因为就在今年的6月29日,网秦全球手机安全中心发布提示称,目前,保守估计已有超过10万的智能手机用户被感染。但是,至央视新闻中所统计的“9月第一周”,已有近100万部手机中毒!更重要的是,相关专家表示,这一病毒及变体具有“一级感染一级”,“呈现指数级爆炸型增长”的特点。因此,目前这一手机病毒或许已经感染了更多用户。但由于这一病毒“很难被用户发觉”,很可能众多中了病毒的手机用户依然蒙在鼓里。因为,不少手机用户目前并不经常查询话费,更不用说是查询话费清单而发觉其中的异常了。
  据了解,“手机僵尸”病毒之所以独特和罕见,不仅在于其传播的快捷性和隐蔽性,还在于可怕的攻击性,因为中毒的手机能够被黑客控制,可随时给任何号码发送任何内容的短信,所发出去的一些短信里面的链接也是藏有病毒的,一旦其他人收到短信,点击链接,则会被安装上类似的病毒,这部手机然后又会去攻击别人的手机。
  对于这种病毒,开展短信业务并从中收取费用的通信运营商们不能够无动于衷。即使这一病毒“很难被用户发觉”,但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相关部门及其技术人员还是应该有办法进行监控和防范的。否则,每天至少200万元(仅从9月份的数据看)的手机用户费用被蚕食,对广大手机用户的权益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侵害。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国内手机用户数量的急剧增长,运营商及相关部门早就应该在保护手机用户的安全及权益上多花一点心思。“手机僵尸”罕见的传播快捷性、隐蔽性和攻击性,说明病毒制造者决非“僵尸般死板”,而是极其灵活的。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没有敏感、超前、灵活的创新意识,缺乏快速反应、灵活应对机制,在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社会,可能导致“手机僵尸”及类似病毒绑架手机用户,这种局面,恐怕是手机用户和监管部门都不愿看到的。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谁来管管疯狂的“手机僵尸”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