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排第一买不到票该如何解释
作者:钟学城


    ■钟学城
  1月22日,农民工小陈带着哭腔向记者反映,他为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到虎林市的“一票”煞费苦心,提前到哈尔滨火车站售票口预购。排在第一位的他等了11个小时,结果还是没有买到回乡车票。对于预售第一天排在第一位的购票者没买到预售火车票一事,火车站工作人员也觉得这种情况不该出现(据1月25日《黑龙江晨报》报道)。
  预售第一天排在第一位,应该说买到票是毫无悬念,稳操胜券,可结果却大出预料,这就让人奇怪了。如果不是始发站,只是过往车,在春运紧张阶段排第一者没有买上票,还说得过去。可是,哈尔滨站不是一般的小站,是特大站,小陈要坐的也不是过往车,而是始发车,怎么会连一张票都没有出售?
  排第一买不到票,无非是内部票留得太多。从目前铁路部门票源分配情况看,确实各车次都会留下部分票,一是为了一些部门工作应急用,二是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但哈尔滨往牡丹江方向的4041次列车,一趟车的车票少说也有1000多张,连一张票也不对外销售,哪有那么多的内部票要留?这就必然引出另一种去处,即内部人员捷足先登,在没有开窗口售票之前,就已经把剩余的票全部分光。
  铁路内部人员利用自身优势,“近水楼台先得月”,为亲朋好友抢购一些热门线路的车票,这还是危害中最小的。最令人担心的是,车站内外相勾结,转手让黄牛党赚钱。
  如今,铁路部门抓倒卖车票的黄牛严之又严,明的有警察,暗的有便衣,内部也有规定,一旦发现内外勾结立马除名。但是黄牛党并未断绝,只要走过路过火车站,随时可见有人问你是否要车票。当然,这些票有的是雇人排队从窗口上获取,有的是电话购取,但是这些渠道毕竟有限,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量,也不可能有四通八达的票。这些票是从哪来的?内部人员难脱干系。像始发站一张票都没有向外出售的现象,肯定不正常,应该顺藤摸瓜查一查。
  排队11个多小时不容易,站得腰酸腿痛,吃饭上厕所也不敢轻易离开,可是等来的是一场空。如果真的因为工作需要等原因,票额全都被内部留用,就得安排临时列车以满足外部的需要。退一步说,最起码得先有个安民告示,直接说明没有票,省得众多的乘客排队。可是铁路部门并没有这样做,原因何在?这些疑问,都需要相关部门作出合理解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排第一买不到票该如何解释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