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北京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呈年轻化趋势
作者:李敬福 张正尤


  本报讯(李敬福 通讯员张正尤)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日前指出,据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信息平台显示,一般在春节期间,由于心肌梗死造成的猝死率明显上升。
  心肌梗死患者多为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老年人,其发病率及致死率都很高。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4万人死于心肌梗死,平均每天约有1480人死于心肌梗死。也就是说,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死于心肌梗死。
  据2007-2009年间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监测信息平台显示,北京市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男性上升的趋势更加显著。在各年龄组中,2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上升,特别是35-44岁人群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从2007年到2009年,3年中增加了31.8%。
  另外,在所有因急性冠心病发作死亡的患者中,未能住院治疗即死于救护车或急诊室的患者所占的比例居高不下,特别是年龄在25-44岁之间的中青年患者院外死亡的比例更高。这说明广大民众,特别是45岁以下的年轻人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在此,北京市卫生局提醒广大群众,特别是中青年人要加强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不吸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以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同时应提高对急性心肌梗死发作征兆的认识,及时就医,真正做到“没病防病,有病早医”。
  临床研究发现,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20%~60%的人在发病前的几个月至数周内可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或短暂失去意识等症状,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及时去医院诊断治疗,情况紧急时要呼叫120或999进行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若能及早发现先兆并得到及时处理,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死亡率。
  预防心肌梗死主要是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做到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已经确诊为心绞痛的患者,应按时服用药物,定期随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2 版:医药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北京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呈年轻化趋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