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上海市举行销毁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现场会
42万余件违法商品被集中销毁
作者:贾君


  本报上海讯(记者贾 君)2月23日下午,随着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长唐登杰一声令下,各种盗版光盘、仿冒眼镜、假冒名表等被大型压路机碾成了碎片。这是记者当天在上海市销毁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现场会上看到的一幕。据了解,上海市工商机关此次集中销毁的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商品共有42.57万件,主要包括假冒服装、鞋袜、包袋、食品、世博特许商品、日用品、电器(汽配)等8大类。
  上海市工商局局长吴振国在现场会上介绍了该市工商系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的工作情况。自2010年10月国务院组织开展专项行动以来,该市工商系统按照“整体推进、突出重点、打防结合、务求实效”的原则,围绕重点,强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连续组织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执法检查、服饰和小商品市场售假行为整治行动、打击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专项执法行动、汽配行业专项整治行动、互联网专项整治行动、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手机、家电等商品专项执法检查及商标印制专项整治行动等9项重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上海市工商系统在专项行动中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2万余人次,检查各类市场经营主体10.54万户次,立案查处各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681件,取缔售假窝点45个,查处了一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大要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上海市各级工商机关已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商标犯罪案件24件,涉及人员37人,有力震慑了违法分子。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副局长、总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文彤在现场会上介绍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工商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 1708419人次,检查经营户4132504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071个,已立案查处侵权假冒案件39652件,罚没金额近1.6亿元,移送司法机关266件。总局重点督办了“正新”、“农达”等18件商标侵权案件,地方工商机关查获了一批涉嫌侵犯“LV”、“GUC-CI”等知名商标专用权的大要案件。
  会上公布了上海市工商机关查处的10起大要案,分别为:销售假冒“TheNorthFace”、“Columbia”注册商标服装案;侵犯“TCL王牌”、“康佳”注册商标专用权电视机案;制售侵犯“农达”注册商标专用权农药案;销售假冒“LV”、“BURBERRY”(博柏利)等涉外高知名度商标商品案;销售假冒“惠普”注册商标耗材案;销售假冒“A&F”注册商标服装案;销售假冒“HeloKitty”(KT猫)注册商标商品案;仿冒“好又多”注册商标超市案;销售假冒“ARMANI”(阿马尼)注册商标服装案;销售假冒“iPhone”(苹果)注册商标手机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42万余件违法商品被集中销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