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日前揭晓,由277名无偿献血者组成的群体用平凡的爱感动了成千上万的市民——
志愿者为献血者提供服务
“感动沈阳”的部分无偿献血志愿者
■本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这是一位特殊的获奖者,由277人组成。不久前,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由277名无偿献血者组成的群体用平凡的爱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辽宁省沈阳市市民。近日,记者走近这个群体,倾听他们的感人故事。
饱含真情的无偿捐助
“每一次献血都是无偿的捐助,每一次给予都饱含着人间真情。他们以平凡挚爱谱写热血颂歌,镌刻在‘爱心石’上,永存永恒。”这是2010年度“感动沈阳”十大人物评选组委会致277名无偿献血者的颁奖词。
53岁的乌晓明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她对记者说,自己第一次献血是在1998年6月16日。从那之后,她给自己定下了无偿献血的目标,即按照《献血法》的规定6个月献一次,一年献两次,直到法律规定的55周岁不允许献血为止。她还捐献骨髓血样,捐献血小板。献血过程中,乌晓明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的心愿使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沈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义工服务队,她也由此成了一名志愿者。“虽然我不认识你,但我谢谢你!”乌晓明说,这是无偿献血宣传中的一句话,朴实无华却无比亲切地温暖着奉献者,也感动着受助者。志愿者们平日里主要是为献血者服务,指导他们填表,为他们发放食品和饮料,讲解献血知识和协助体检。另外,还参加血站组织的一些活动,如到采血点宣传和服务,在街头、单位、学校宣传无偿献血,下雪后到血站或采血点除雪等。“我付出,我快乐,我奉献,我自豪。”乌晓明说,这就是她做志愿者的切身感受。从1998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乌晓明已累计献血38次,总量达2.36万毫升,成为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获得者。记者了解到,在277名无偿献血者群体中,有半数是乌晓明这样的志愿者。
献血是一件平常事
2月16日上午,记者来到沈阳中心血站采访时,恰好遇到前来献血的某证券公司投资经理聂福宽。“之前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血型,2005年上大学时到沈阳市的一辆流动献血车上献血,经检验才知道自己是Rh阴性血。当时,我献了二三百毫升血。后来,医务人员说我的血型比较罕见,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我没多想,就同意了。”聂福宽说。
“对于一个身体健康的公民来说,献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沈阳中心血站党委办公室主任李玲告诉记者,献血分两种,一种是献血液,另一种是献血小板。根据规定,献血周期为6个月,而献血小板的周期为28天。聂福宽从2005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已经献血17次,总量达1.16万毫升。
李玲介绍说,2005年沈阳中心血站在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时,组织职工成立了共产党员义工队,在工作之余到各采血点、采血车上为献血者提供咨询、服务。在这支队伍的发展过程中,不少献血志愿者加入其中,并由此成立了沈阳市无偿献血志愿者义工服务队。
无偿献血志愿者义工服务队首任队长吴超是一名货车司机,至今已献血41次,总量达3.14万毫升。吴超告诉记者,他平时开大货车跑长途,见到不少恶性交通事故,知道献血对急救伤员的重要性。“每次献完血,就好像又救了一个人,感觉非常好。”吴超说。除了无偿献血,吴超还自费购置展板,组织朋友一起到大街上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李玲告诉记者,随着义工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存档有四五百名成员,能够经常性到血站提供服务性工作的队员有近百人。
我们要坚持献下去
据了解,去年七八月间,全国部分城市出现了血荒,而沈阳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却正常进行,血液采集量始终保持稳定。记者翻阅沈阳中心血站的历年工作总结,从1998年至今,无偿献血总人次、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人次、农村自愿无偿献血者人次等指标都在逐年上升。
沈阳中心血站业务科科长于云岩向记者介绍说,该血站承担沈阳市13个区、县的无偿献血采集和百余家医疗机构的临床供血任务,服务人口800余万,服务半径160公里,年供血量30余吨,年献血人数近9万人。1998年实施《献血法》以前,沈阳市年用血量17吨,由该血站和市内的8家医院共同采集供应,96%采集自有偿献血者。从2004年3月开始,完全实现临床用血全部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了无偿献血的队伍。
据了解,为了扩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沈阳中心血站组建了一支由无偿献血志愿者组成的无偿献血知识讲师团,深入到企事业单位、高校、部队等,进行无偿献血知识、政策宣传讲解。同时,建立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献的无偿献血应急队伍,可根据血液库存情况有针对性地招募献血者,使血液库存量得到保证。“采血和用血是个动态平衡。血是活性的,红细胞采集后超过35天就不能再用,采血量是根据临床使用量来定的。”于云岩说,沈阳市的无偿献血工作虽然没有严重缺口出现,但有时也会有偏型问题,就是某一时间段某种血型用量大,但采集不上来。因此,呼吁社会各界人士都能前来主动献血。
“没有什么样的给予比给予他人第二次生命更可贵,我们要坚持献下去。”这是277名无偿献血者组成的群体的获奖感言。记者获悉,截至目前,沈阳市获得国家级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市民已增加到1000多人,有关爱的奉献的故事还在继续。
●相关链接
无偿献血“感动沈阳”大家谈
■鲍尔吉·原野(散文家):一人血惠百人体,百人血济万家人。血里有命,此情最深。生存不息,浩荡大恩。
■付强 (无偿献血志愿者):无
偿献血反映出人们对中华民族乐于助人、无私奉献传统美德的崇尚,体现出人们对于建立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善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追求。
■王一兵 (沈阳市卫生局局
长):无偿献血者既是普通人又是英雄,他们默默无闻地承担起救死扶伤、拯救生命的重任,奏响了生命的乐章,将爱心传递给无数的患者,点燃他们生的希望。
(王文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