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翔
2月21日,国内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2010年两年间,在阿里巴巴交易平台上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阿里巴巴内部有近百名销售人员及部分主管和销售经理被认为负有直接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卫哲为此引咎辞职(据2月22日《东方早报》报道)。
近年来,电子商务在全球迅猛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的违法行为也呈爆发式增长。对于阿里巴巴来说,在其平台上开展业务的供应商存在量多、分散、多变的特点,出现一些欺诈行为在所难免。难能可贵的是,针对出现的投诉,阿里巴巴不是将其作为孤立的个案处理,而是组织专门团队进行了内部调查,从管理机制上深挖问题的根源。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于有近百名员工为追求高业绩高收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骗子公司加入商务平台的事实,阿里巴巴毫无遮掩地告知了公众。“家丑不可外扬”,是许多企业经营者的共同心理。他们对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是习惯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即使被曝光之后,首先想到的也是采取一切手段进行遮掩。他们忘记了“说真话,并在第一时间说”这条危机管理的金科玉律,忘记了当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出现问题,迅速告知公众,并采取必要措施避免危害的发生,是一个企业法定的责任,也忘记了身处资讯发达、网络普及的信息社会,对问题遮掩隐瞒犹如以纸包火,徒劳无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相反,阿里巴巴这次自曝家丑,非但没有损害其公众形象,反而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它是一家坚守商业诚信原则的企业,有自己不可触犯的价值底线,而不是仅仅以赚钱为目的机器。它对相关责任人的严肃处理,对公司员工是一次印象深刻的企业文化教育,也让公众看到了这家公司弥补管理漏洞的真诚态度和前景。比起那些问题一曝光,就把责任推到个别员工身上的企业,阿里巴巴的做法让人肃然起敬。
一个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任何企业而言,问题的出现既是风险又是机会。应对稍有差池,它可能导致企业的灭顶之灾;倘能采取恰当的措施,它也可以成为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的契机。阿里巴巴这次自曝家丑,为广大经营者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其展现出来的道德勇气和社会责任感,值得众多的企业经营者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