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针对出现的网络传销情况,四川省工商局发出“珍爱家庭,远离网络传销”警示
公开搜集网络传销活动线索
作者:刘铭


      本报成都讯(记者刘 铭)近期,四川省一些地方不断出现传销组织以电子商务、网络团购、网络购物、网络代理、网络加盟、网络营销、远程教育等名义,用拉人头、发展下线的手法,借互联网平台推销所谓的“产品”,从事传销的犯罪活动。针对这一情况,四川省工商局近日向全省发出“珍爱家庭,远离网络传销”的警示,并公开搜集网络传销活动的线索。
  据介绍,网民“春风一枝”3月20日在网站发帖举报称,巴中市有网络传销组织召集该市通江、南江、巴州、平昌四县区人员搞了一个所谓的“饮水健康”讲座,目的是让参与者加入网上购物组织,并发展亲友购买产品。该网友呼吁,网络传销已在四川省部分城市兴起,希望工商、公安部门能高度关注,除了提示公众保持警惕外,还应予以打击。这一违法新动向引起了四川省工商局的高度重视,立即布置巴中市工商局进行了查处。
  据四川省工商局直销监督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网上传销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的传销活动。传销组织者发布传销活动的信息、参加者加入的信息、发展下线的信息、提取报酬的信息等,形成“信息链”;在资金流转上,往往通过银行汇兑、邮政汇款收取钱款,再按同样渠道返回提成,形成“资金链”。
  目前,网络传销主要包括3种类型。一是传统传销的“网络版”,即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销实物产品,靠发展下线盈利;二是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来给予佣金回报;三是所谓的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模式。在具体的欺骗方式上,网络传销主要通过网络购物、付费广告点击、网络游戏、金钱游戏等载体发展下线。不少网上传销甚至没有真正的商品,完全依靠“信息链+资金链”运作。部分群众听信其高回报、低风险谎言,陷入传销团伙控制中,有些人被传销组织“洗脑”后成为痴迷者不能自拔,其结果都是血本无归,甚至家破人亡。四川省工商局提醒公众远离网络传销。
  据悉,四川省工商局在警示中宣布公开搜集网络传销活动的线索,知情者可向当地工商机关(电话12315)、公安机关(电话110)举报传销组织或骨干人员。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红盾前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公开搜集网络传销活动线索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