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本报讯(记者何春雷)在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之际,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了2010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付双建在发布会上回顾了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商标工作开展情况,并介绍了“十二五”期间我国商标战略的目标和措施。到“十二五”末,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将达到800万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付双建介绍,2010年,全国工商系统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56034件,商标侵权假冒案件48548件,其中涉外案件11524件,移送司法机关涉嫌商标犯罪案件175件,犯罪嫌疑人163人;全年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107.2万件,共审查商标注册申请148.1万件,审查周期由原来的36个月以上缩短到1年之内,提前两个月彻底解决国内外广泛关注的商标审查积压问题。截至2010年底,我国商标注册累计申请量、累计注册量和有效注册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累计受理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领土延伸申请154302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受理国内申请人商标国际注册申请累计11427件,在发展中国家排名第一;共注册和初步审定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1040件,其中外国地理标志36件。
付双建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商标战略是:全面贯彻国务院《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商标战略实施意见,全面提升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主要目标和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加强立法,完善我国的商标法律制度。国务院已经将《商标法》修订列入今年的计划,国家工商总局正在积极配合国务院法制办进行《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修订工作,同时及时制定相关部门规章以及政策性文件,使我国商标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激励创造,促进商标注册量的持续增长。建立质量和数量并重的商标审查和评审长效机制,把商标审查周期控制在10个月之内,商标案件评审的周期控制在18个月以内,保持商标的持续增长,到“十二五”末,使我国有效注册商标量达到800万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
——有效运用,提升商标的价值。通过实施商标战略和加大扶持政策,搞好示范城市和企业工作,提升企业的商标运用能力,提高商标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提高商标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增强商标的竞争力。
——依法保护,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在开展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的基础上构建商标保护长效机制,即日常监管和专项行动相结合,行政执法与司法相衔接,商标的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相统一,依法规范高效的长效机制,通过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来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提高我国商标权的保护水平。
——科学管理,提高商标的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通过加强商标注册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工作来提高商标审查的标准化程度。加大网上申请工作力度,到“十二五”末,使网上申请量达到90%以上。
——加强商标国际注册,提高我国商标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大力支持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我国企业商标国际注册申请和注册量,提高在马德里体系当中的占比率和位次,同时探索建立海外维权机制,使我国企业的商标权益在海外得到有效保护,同时加强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商标的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