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际消联第十九届全球会议倡议
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加透明公平的服务与产品
作者:任震宇


    ■本报特派记者 任震宇香港报道
  在日前结束的国际消费者联会第十九届全球会议上,金融消费领域的安全与公平问题受到与会者高度重视,多位专家在发言时倡议金融机构应向消费者提供更加透明、公平的服务与产品。“我曾长期在美国的银行工作,后来去了世界银行,但现在,一些金融产品合同中的部分条款连我都看不懂。”5月5日,在国际消费者联会第十九届全球会议上,世界银行全球消费者保护与财务知识计划统筹SueRut-ledge女士向与会者讲述了她的亲身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曾经随意走进美国的一家银行,拿到其推出的一种金融理财产品的合同,上面的部分条款我看不懂。这让我很感慨,如果连我这样从事多年金融工作的人都看不懂,一般的消费者又怎么能看懂呢?他们又如何保证自己的权益不会受到损害呢?”
  金融服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本届国际消联全球会议的关注重点,与会的多位专家指出,当前,各国的金融机构都不同程度存在轻视消费者权益,信息不透明,产品说明及合同条文过于专业,对于有安全隐患的金融产品缺乏保护措施等问题。对于SueRutledge女士所介绍的情况,荷兰消费者联盟主席BartCombee颇有同感。他通过照片介绍了所收集到的关于金融产品的资料,其中一张照片显示的是一本比电话黄页还厚的书,那是一家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的说明书,“这么多的内容,要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看明白,知道其中的风险与收益,这可能吗?”BartCombee说。“所以说,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仅是经营者拒绝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有的时候,他们提供的信息太多、太专业了,这同样让消费者费解。”SueRutledge说。在她看来,金融领域的消费和其他日常消费不同,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金融知识过于专业,这会让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形成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即使经营者愿意提供足够的产品相关信息,也会导致消费者被信息洪流所淹没,无法掌握其中的关键。“这本质上也是一种不公平。”SueRutledge认为,目前不断增加的金融消费者大多数来自发展中国家,其金融知识相对缺乏,所以应该开展对普通消费者的金融与理财知识教育,在这方面,消费者组织可以做许多工作。
  荷兰消费者联盟主席 BartCombee与时任美国消费者联盟行政总裁的 JamesGuest先生赞同 SueRutledge的上述观点,他们认为应该建立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保障金融消费公平的机制。JamesGuest在题为《致力争取公平的金融服务》的主题演讲中提出,“我们不应该允许银行在缺乏安全保障措施的前提下将大量资金投资到某个项目上,并做成金融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而且它的相关条文应该更简洁而有效,能向消费者提供有效信息,又能让消费者看明白”。
(下转A2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加透明公平的服务与产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