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鹏
为了省下高额的停车费,很多小区车主把车停到胡同里,而正规的路侧车位却空置一半;看见自家车被贴条,车主们常常只能苦笑一下,然后接着找适合的地方塞;最让人纠结的要数每周的尾号限行日了,还是开车上路吧,因为罚款可能比交一整天的停车费更划算;而要说倒霉的还不止车主,由于高额停车费吓跑了食客,一些餐馆的生意甚至下滑了30%。
自4月1日起,北京大幅上涨停车费,不久便因高额收费引来议论纷纷。新政实施满两个月之际,本报记者带您走街串巷,看看高价车位下的“停车乱象”。
合法车位空一半
“现在我们每天收的停车费比4月1日前少很多。”河北抚宁籍停车管理员老张感觉这行越来越不好干了。老张是南二环内一条非主干道路侧停车位的管理员,由于附近写字楼众多,以前每天车位都停得爆满。可4月1日以后,这里的停车费一下从每小时2元提高到了15元,致使大部分车位都处于空置状态。“开车上班的人越来越少,平时能收上钱的车位还不到一半。过来办事的人问过价后,基本也是在最短的时间就走,还有的司机干脆把车停在车位旁边。”老张对记者说。
沿南二环向西,在金融街南段一处路侧停车场记者看到,尽管附近有多家银行和写字楼,但多数车位上依然没有停车。回想4月1日前,要想在此停车,等半个小时是很正常的。
5月31日晚上,记者在后海酒吧街看到,一个停车场冷冷清清,而附近便道上却横七竖八停满了车。“以前一到晚上,这里的停车位就爆满,很多车主不愿绕道步行,宁愿在这里死等空位。可如今车来了就有位置,反倒没人停了。”管理员对记者说。
面对日益惨淡的生意,不少停车管理员因收不上钱而被迫辞职。与此同时,停车管理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公联顺达副总经理胡天斌甚至用“直线下降”一词来形容4月1日以后的收费情况。
小区车辆停进胡同
受停车费上涨影响,许多老旧社区的居民只得将车停进了附近的胡同,致使胡同里的停车数量陡增。
家住前门大栅栏社区的小李之前一直在路侧停车,而4月1日以后,他的车却被迫停进了附近一条叫“延寿街”的胡同。“以前延寿街停的车不多,可现在不分白天晚上,两侧全都挤满了车,大部分都是附近楼房里的居民。”这条街的老住户刘大爷告诉记者。在延寿街上记者看到,本就不宽的路面,能停车的地方几乎都被塞满了,前后贯穿整条胡同。“开车进这里,你最好能过赶紧过。因为一旦对面有会车,必堵死无疑。”小李告诉记者。而即便是这样的停车环境,仍不时有车进来找“空隙”。
北京市交通委一项对2400人的调查结果显示,4月停车费上调后,37%的受访者选择小区周边和不收费的地方停车。由于很多车辆扎进胡同乱停乱放,一些街道开始呼吁交通协管员“执法进胡同”。据记者了解,北京市多个区县正在准备扩充专业交通协管员队伍。
违限乱停任你罚款
小区居民把车停进了胡同,说到底还是怕被贴条罚款。其实,即使没把车停在大路边,被协管员贴条的风险同样很大。
4月1日后,家住“前三门”社区的王昊每天会在前门西大街南侧的一条小路上找车位,而就在这条本就已经很拥挤的单行道旁,记者却清楚地看到了“道路两侧禁止停车”的标志牌。王昊告诉记者,这条路每天都会有协管员过来贴条。“有时上楼吃午饭的工夫,下来就能看到一张条。”
既然管得这么严,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车主铤而走险乱停乱放呢?“和停车费相比,还是贴条更划算。”王昊的一句大实话道出了其中的缘由。4月份王昊一共被贴了4次,罚款合计800元。“而如果要交停车费,一个月则可能要交5000元,比我挣的工资还多。这么算下来,贴条罚款倒是便宜。”王昊打趣道。“我也不想乱停车,更不想交罚款,但我又能怎么办呢?”
除了贴条,而更让王昊哭笑不得的是每周的尾号限行日。“违反限行会被罚款100元,遵守规定却要交200多元停车费,你觉得哪个更合算呢?”迫于无奈,王昊选择了违限上路,因为交罚款显然比交停车费更划算。
为了遏制乱停车,北京市在大幅提高停车费的同时,再次起用了曾备受争议的交通协管员对未“依法停放”的车辆“贴条”。据北京市交管局统计,自4月1日停车费调价后,半个月以内交管部门对违法停放车辆开出了7.6万张罚单,同比上升163%;按照每张罚单交纳200元罚款计算,半个月的罚款就高达1520万元。然而,交管部门的“铁腕”手段和开出的滚滚罚单,不但没有遏制住乱停乱放,违法行为反而愈演愈烈。
高价车位吓走食客
停车成本的大幅飙升,还让不少有车族减少了外出就餐的频次。连日来,位于中心城区的餐馆生意出现了明显下滑,个别餐馆销售额甚至同比下降了近30%。“开车去饭馆吃饭,停车费几乎赶上饭钱了。”5月30日晚上,任先生和三个朋友约在两广路一家餐厅小聚。几个朋友边吃边聊就过了两个多小时。当4人出门交停车费时却发现,一共4辆车,每辆车的停车费竟高达32.5元。“第一个小时10元,从第二个小时起按15元算。4辆车一共130元。”停车管理员边撕发票边解释道。“我们4个人吃饭才花了不到150元,停车费快赶上吃饭钱了!以后还是少到外面吃了。”心疼之余,任先生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受停车费上涨影响,原本一些提供免费车位的餐馆也不再以此来招揽食客了。其实,餐馆提供的免费车位并不免费,只是其与停车场达成的协议,由餐馆为顾客统一垫付停车费。然而,随着停车费的成倍上调,就餐免费停车这样的好事,恐怕只能一去不返了。
两广路餐饮街的一位停车管理员告诉记者,自4月1日停车费上涨后,他所负责路段餐馆的客流明显减少,就连用餐高峰时间的客流也少多了。而一位餐厅经理告诉记者,自停车费上涨后,他家的生意同比下降了近30%。
●记者手记
治堵还需权衡全局
自停车费新政实施以来,北京市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交通拥堵。来自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4月,五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拥堵指数为4.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6.9%;三环内工作日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为6.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3%。通过对北京市一类地区35条路段的小客车流量进行监测分析,流量下降的路段有29条。与3月份相比,监测路段小客车流量平均降幅达12%。
与此同时,公共交通客运量却有所提升,北京市交通委一项对2400人的调查显示,4月停车费上调后,29%的受访者选择采用开车外的其他交通方式。今年4月,全市工作日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2144.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3%,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655.4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9.4%。
通过数据对比不难发现,停车费上涨给北京市的道路交通带来了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如果从城市运行的整体来看,其综合效应如何就不好说了。
停车费上涨带来的正面效应从以上数据看有如下好处:比如路面车辆少了、拥堵路段少了、拥堵时间短了、行驶速度快了……事实上,这些“好处”是否能形成长期效应尚有待观察。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则可能是长期的。首先从经济角度讲,停车费的提高,势必带来人们出行的减少,进而影响商业、餐饮等行业的效益,造成税收的减少。其次从社会角度讲,高额停车费让居民不敢开车出门、不敢开车回家,很容易引发其他矛盾。最后从城市管理的角度讲,当违法所付出的代价低于守法所支出的成本时,大多数人会如何选择?如果违法停车行为激增,势必要加大执法力度,增加执法人员,这样一来,无形中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成本。
城市交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盘考虑并做出科学的权衡,如果只是一味地搞“一刀切”,可能路暂时不堵了,却给城市的其他环节添了“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