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文智
陕西省宝鸡市工商局在创新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方面,进行了自己有意义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教育、监管和督察三位一体的“千阳模式”
在宝鸡市千阳县,工商局食品股股长杜涛向记者介绍说,千阳是一个农业县城,食品经营户规模小,食杂店经营户素质参差不齐。以前,经营户索证索票制度执行的不好,有些经营户甚至不会记进货台账或嫌麻烦不愿意记书式台账。2010年6月,千阳县工商局设计开发了一套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目前,全县70%以上的食品经营户都成为这个系统的联网单元。
随后,记者来到县城城关一个叫多优商店的食杂店见到了这套电子信息系统。该店负责人袁卫琴从经营端口进入这套系统,在进货管理单元,记者看到,该店的进货商品名称、数量、规格、厂商、进货商、保质期等信息,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袁卫琴说,商品名称字体如果显示蓝色,表示该商品还有7天即将过期;显示红色,表示该商品已经过期。
千阳县工商局局长黄建生告诉记者,利用这套电子化系统,工商部门实现了在线动态监管、在线培训教育和在线工商督察,网络监管管理和现场巡查、抽查、自查相结合,既管住管好了批发户,又教育规范了零售户,对工商人员也是一种监督。
二、“快速检测小分队”战斗力十足
宝鸡市工商局食品科科长许晓铎告诉记者,“我们现在鼓励各基层县区局创新思路,创新监管手段,八仙过海,结合本地实际,摸索最适合本地情况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在宝鸡市金台区工商局食品科,张建军科长打开一台崭新的冰箱,记者看到里面密集摆放着各种食品检测试剂。“过去工商人员食品快速检测,是单打独斗,一个人一个箱子,检验项目少,时间长,对食品经营户的检测力度也不够。现在,我们区工商局组织了全辖区内6个工商所和经检大队的检测员一起统一行动,检测项目多,效率高,效果非常好”。
据张建军介绍,金台区工商局在基层工商所“一月多品”常规食品检测基础上,每月组织快速检测小分队进行三四次集中的食品检测。根据食品添加剂种类多、工商人员技术不熟练的情况,全体检测员统一培训、统一流程,对检测区域采取不打招呼、直接抽样的方法,有力打击了少数不法食品经营户,教育了大多数食品经营户,赢得了消费者的喝彩。
三、“打一场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
采访中,记者得知宝鸡市工商局局长路新胜关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一句口头禅:“一把手”要真正把食品安全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挂在嘴上、拿在手上、跑在腿上。“食品安全监管责任重于泰山,管得是天大的事情,扛得是重如泰山的责任,我们每一位领导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
食品科科长许晓铎深切感受到,食品安全工作是目前宝鸡市工商局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首要职责。“从‘一把手’到各个班子成员,对于食品安全工作是逢会必讲,逢下基层必查,逢汇报必问”。路新胜认为,对于食品安全工作不仅工商人员要高度重视,广大消费者、经营者也要积极参与,只有打好一场食品安全的人民战争,才是切实取得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效的关键,才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安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