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商局构建消费维权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消费教育引导工作水平
■本报记者 贾 君
近几年来,北京市工商局以传播消费知识、传授消费经验、培养消费技能、倡导科学消费观念、提高消费者素质和正确引导社会消费需求为主要内容,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消费维权宣传教育,倡导科学、健康、理性消费,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多层次、立体化的消费教育引导体系,构建起了政府领导、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百姓参与、社会监督“五位一体”的消费维权服务保障体系,取得了良好成效。
借力风险预警机制构建消费服务保障体系
“消费教育引导的重点在于突出事前防范,降低消费风险。”北京市工商局副局长黄晓文对记者介绍说,近年来,该局将开展消费教育引导工作与建立消费风险预警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12315消费者投诉数据分析等手段,及时公示商品质量监测信息,发布消费警示和提示等消费指导信息。
今年春节、元宵节期间,部分商家抓住节日商机大量组织团购,吸引消费者购物,但因少数商家不履行送货承诺甚至利用团购进行欺诈,导致消费者申诉不断。针对这一新的热点问题,北京市工商局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提示消费者要对团购网站的主体信息进行确认。接下来,随着春季装修旺季的到来,北京市工商局又及时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家庭装修要选择正规企业……一系列超前、有针对性的消费风险预警,收到了事前防范消费纠纷的良好成效。
黄晓文介绍说,近年来,北京市工商系统市、区两级相关机构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力度,并及时发布抽检结果,仅2010年就监测抽检65大类食品的10万余个样本,20大类其他商品的3655个样品,发布不合格信息800余条。同时,北京市消费者协会针对一些消费投诉热点难点问题,如分时度假、留学等问题频发的消费领域及时发布消费警示,为消费纠纷的事前防范发挥了积极作用。
借助工商工作站平台消费教育引导常抓不懈
覆盖全北京市社区、乡村的工商工作站,是首都工商机关围绕建设服务型工商“服务社区”主题,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平台,也是进一步延伸工商工作触角的有效载体。近几年来,在开展消费教育工作中,北京市工商局借助多种形式的工商工作站平台,将消费教育引导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黄晓文介绍说,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共建立了919个固定工商工作站,460个网上工商工作站,30个流动工商工作站,流动服务站点132个,固定、网上、流动工作站“三位一体”的工商进社区服务模式已初步形成。工商工作站在联系城乡群众、服务社区百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通过固定工商工作站延伸工商服务触角,与网格责任人日常巡查相结合,初步实现了社区、市场服务无“死角”;二是创立了仓米古道、汤河川、云蒙御道等品牌流动工商工作站,利用流动工作车等设备深入农村,为广大农村消费者答疑解惑,覆盖了北京市大部分乡镇和自然村,延伸了工商工作“手臂”;三是网上工作站面向社区居民和企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互动式网络政策宣传、办事指南、消费维权、商标咨询、创业咨询等全天候的便民服务窗口。
据统计,仅2010年,北京市固定工商工作站和流动工商工作站共开展活动7054次,市民参与54万人次,发放消费教育引导宣传材料93万份,受理消费者咨询6万余件,受理消费者申诉5437件,解决消费争议2884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0余万元。
积极实行4项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为确保消费教育引导工作落实到位,北京市工商局认真实行4项措施,即:编发宣传教育材料,制定消费教育引导大纲;培育消费教育队伍,保障消费教育引导质量;丰富消费教育形式,确保消费教育引导实效;发挥全面优势,推动消费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深入。
据黄晓文介绍,北京市工商局制定了全市统一的消费教育大纲,编制消费教育和消费引导教材和宣传资料,普及维权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平谷工商分局编辑的《消费警示漫画》图文并茂,通过漫画当中的主人公笑笑、飞飞及其父母一家人的生活故事,告知消费者在消费时应注意的事项及陷阱;房山工商分局、区消协与区教育部门联手编写了《科学消费伴我成长——中、小学消费维权教育读本》,通过卡通、漫画等形式,讲解消费者的基本权利、食品安全常识等知识,深受中小学生的欢迎。
培育高水平的消费教育队伍,是做好消费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北京市工商局充分利用该市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在系统内开展培训工作。同时以建设“绿色通道”为抓手,培育、提高经营者自主化解消费纠纷的能力。2010年,该市共发展1260家协会和企业加入“绿色通道”体系,企业自行解决消费纠纷的能力不断增强,17家市级“绿色通道”成员单位自行解决消费者投诉2234件,占全市申诉、投诉总量的11.07%。
黄晓文对记者介绍说,在丰富消费教育形式方面,北京市工商局开展了多方面探索。一是结合12315“五进”活动,广泛开设消费课堂,举办消费维权知识竞赛,力争把消费维权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二是积极开展消费体验活动。结合工商开放日活动,北京市工商局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并组织消费者走进食品安全实验室,走进商场、市场、超市自检室参观,全面了解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情况,提升消费预期,坚定消费信心。三是因地制宜,针对重点行业建立消费教育引导工作机制。如针对西单地区婚纱摄影服务集中的特点,举办婚纱摄影企业“重服务、守信用、树品牌、促发展”集体签约活动,规范行业行为,引导企业自觉履行消费维权的社会责任。
据黄晓文介绍,自开展消费教育和引导工作以来,北京市共建立消费教育学校252所、示范基地15家,依托12315“五进”组织活动1338次,接受现场咨询20多万人次,开展消费课堂216场次,开展授课培训活动19万余次,编印、发放读本、宣传单等消费者权益保护材料400余万份,开展大型宣传、咨询等活动1213次,发布消费提示和警示5000余条。
黄晓文对记者表示,今后,北京市工商局将不断创新工作形式,扩大消费教育范围,有效促进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深化与创新,力争把首都建设成“开展消费教育的示范区、探索消费教育模式的创新区、消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聚集区、发挥消费教育资源聚集优势的开发区”,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