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讯(记者赵 靖 通讯员薛见英)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工商局市南分局对留学中介行业中存在的大量不平等格式条款开展了集中整顿规范。截至目前,该局对留学中介企业立案19起,结案11起,罚没款2.78万元,为消费者解决纠纷12起,涉案金额9.6万元。
青岛市工商局市南分局在执法过程中发现,这些留学中介的格式合同中存在着诸多霸王条款,主要有中介义务不明确、违约责任不对等、消费者责任过重等。针对这些霸王条款,工商部门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点评霸王条款,发布合同预警,及时下发《格式条款修改建议书》,限期进行整改,以引导留学中介规范合同文本的使用;另一方面,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情节严重的不平等格式合同案件,或在规定期限内拒不改正的留学中介,依据《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最高可处以3万元罚款;对于应当加注标记而拒不加注的,下发《格式条款加注标记建议书》,限期加注标记,并依据《青岛市合同格式条款监督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严厉查处。同时,违规企业将被记入企业不良信用黑名单,在申报“守合同重信用”时,3年内实行一票否决。已经成为“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的,取消其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