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北省石家庄市街头出现“淘宝体”交通提示牌,引发市民热议——
亲和力OR语言秀
作者:李建
图片
图片


    1:“淘宝体”的温馨提示让行人感到新鲜
2:交通服务志愿者更换交通提示牌

■本报记者 李 建 文/摄

新闻事件

  “亲,注意避让行人哦!”“亲,请按交通信号灯通行哦!”8月17日上午,一种“淘宝体”的交通提示牌出现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街头,引发百姓热议。
  所谓 “淘宝体”,源自网店客服,他们称客户为 “亲”,即“亲爱的”的缩写,以“亲、哦、不包邮”等为关键词,迅速成为调侃流行语。
  记者在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与和平西路、兴凯路、新华路等3个交叉路口看到,设置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隔离带上的“淘宝体”交通提示牌约2米高、1米多宽,黄绿色的背景板上,一个大大的“亲”字以及一个跌倒的人形卡通图案非常醒目。
  据制作者、该市革新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前一段时间,街道办事处组织48名文明交通志愿者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有些志愿者提出,现有交通提示牌内容单一、语气严肃,希望能用一些新颖的提示语,这样更容易让大家接受。于是,革新街道办事处制作了6块“淘宝体”交通提示牌。“如果大家欢迎,我们还准备制作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通提示牌。”该工作人员如是说。

观点交锋

赞成方——
“淘宝体”提示更具亲和力

  “很亲切,有点俏皮,比以往生硬的交通提示语看着舒服多了。看到这样的牌子,我都不好意思闯红灯了。”市民杜女士说。
  几位正在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这两天确实有不少人关注这几块“淘宝体”交通提示牌。因为提示语温和而人性化,所以比拉警示绳更容易让人接受。
  网友“小泊人”、“快乐汪汪”等人认为,“亲切又腻歪”的“淘宝体”语言突破购物网站交流区域进入现实生活,说明其蕴含着特有的语言魅力与情感深度。与“凡客体”、“丹丹体”、“私奔体”、“咆哮体”等爆红后逐渐降温的网络语言相比,“淘宝体”一直默默而持久地存在,说明其具有更顽强的生命活力和生存基础。
  河北省职业艺术学院教师王女士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淘宝体”走红,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对严肃事物、正规场合中的亲和力的呼唤与追求。因为温馨俏皮的特性,“淘宝体”的确能吸引更多眼球,更能拉近与民众的距离,从而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更有效地为民服务。

异议方——
亲民趋势好但不宜滥用

  记者留意到,除大部分年轻人对“淘宝体”交通提示牌表示认同与接受外,部分40岁以上的中年人持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有的人认为此举涉嫌“语言秀”,而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则表示“看不懂、莫名其妙”。“这‘亲’啥的,是要我干什么吗?”一位老年市民这样问记者。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绍本认为,交通提示语从“禁止”到“请不要”,再到如今的“咆哮体”、“淘宝体”,这种转变体现了职能部门宣传策略由刚到柔的转变。这是好趋势,是一种亲近大众的意识。但是也不能看见新鲜的就拿过来,因为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这些新鲜事物,随意拿来反而可能造成距离感。他认为,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应尽量避免出现在涉及公共事务的交通提示牌上。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社会民声】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亲和力OR语言秀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