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震
汽车业界对新能源汽车的认识,少了些许躁动,反思的声音增多。
这是9月2日-4日,在天津举行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期间透露出的一个信息。
经历了近几年对纯电动车的狂热追逐,事实表明,新能源汽车并非触手可及,纯电动车与现实仍然没有拉近距离。
面对能源趋尽和低碳的压力,论坛期间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大力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传统汽车的节油技术和油品标准,这点更重要,也更现实。
《规划》从量化指标转向质的提升
自去年10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1~2020年)》(下称《规划》)发布征求意见稿后,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搁浅”。有业内人士猜测,《规划》迟迟未能出台的原因,在于各界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一直有争议,由此导致各部门意见不一。对此,在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工信部副部长苏波进行了澄清:“近日媒体对《规划》报道有失偏颇,尤其是认为《规划》迟迟不出台,是由于国家各部委的意见不一所致,但我可以告诉你,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对《规划》的意见高度一致。”
而对节能与新能源的待遇,《规划》可能要做出调整。苏波表示,新能源汽车要加紧开发,但目前技术不成熟;作为过渡期的混合动力车,即节能汽车也要加快发展。“目前国家各部委正在协商,还要继续支持节能汽车的发展,但节能的指标要有所提高。”
有业内人士表示,《规划》之所以一拖再拖,是因为要对一些量化的指标要重新审视,最终出台的《规划》是一个比较谨慎的版本。“据说规模和目标都会取消,之前定的2020年500万辆只是和其他国家相比的一个泛泛提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表示,电动车的发展方向没有问题,但路途非常漫长,而500万辆的数字过于激进。
据透露,新能源规划不会设量化指标,更多的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质量的指标上,质量指标的核心是要掌握核心的竞争能力。
这似乎表明,《规划》要带头降温,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思考正趋向理性。
新能源汽车要多元化发展
新能源汽车未来逐渐替代传统汽油车已成为各国发展汽车产业的共识,时至今日,汽车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步有了清醒的认识。
“我绝不赞成新能源汽车就是电动车,新能源车应该多元化发展。”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表示,“我支持新能源车多样化发展,而不是仅仅发展电动车。”他解释说,电动车其实比传统汽车都早,在传统汽车发展起步之前,电动车就存在了,但是电动车的发展,也会有电能的能耗和污染问题,这些问题还无法彻底解决。
相较之前对电动车的热捧,目前混合动力的呼声又高了起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陈家昌在发言中表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电动汽车的核心内容是从部分电动转向纯电动的驱动。混合动力汽车应该说是传统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也是近期的发展重点。那么纯电动汽车应该是一个中期的目标,燃料电池汽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三种电动汽车技术在未来几十年里会长期并存。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具体路径方面,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出了一个“两头挤”车型开发战略,即根据车型的大小和里程的长短,把这个车分成了几段,短途使用、中低速、小型是纯电动的区域,高速、长途这方面燃料电池有优势,中间部分是可充电,常规混合动力占主导的区域。
节能和新能源并重
在兼顾能源多元化的同时,注重传统汽车的节能减排是另一项工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冯飞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处在示范与开发阶段,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从能源角度上讲,传统燃油汽车的节能还将在“十二五”期间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汽车节能近期还来自于传统车节能的贡献,近10年左右,来自于传统车的能源效率提高将占到近80%左右。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要节能及新能源汽车并重,转型和升级也要兼顾。”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进华表示,中央部委以及产业界也基本上达成共识,概括来说,可以说是实施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双重战略。一方面,大力发展节能技术,来解决传统汽车的技术升级,节约传统汽车对石油的消耗;另一方面,着力培育以纯电动车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者叫新能源汽车。
然而,与会专家认为,中国汽车企业对传统汽车的关注力不是不够强,而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关注率更高些。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总裁兼执行主任安锋说,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平均汽车单车油耗实际上只从8升降低到7.8升,等于在过去五年中国的汽车平均油耗没有发生变化,而这一时期伴随着机动车快速增加,造成了中国对石油的依赖一下就超前了10年,达到55%的依赖程度。
而对近两年“弯道超车”的提法,业内也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在传统发动机技术方面,我们与国外还有着相当的距离;强混技术虽然基本成熟,但全在日本丰田本田手里,而电动车方面,虽然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不少企业也一直在努力,电池、电动机、电控技术关键技术却一直在欧美等企业手里。
面对记者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提问,无论企业还是各方专家,都绝口不再提“弯道超车”的说法。
●高端访谈
节能补贴10月起门槛提高
向弟海
■本报记者 张 震
“中央财政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继续支持节能汽车的发展。”9月4日上午,在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国家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处长向弟海在演讲中透露,酝酿多时的节能汽车补贴新政中入围产品的平均油耗门槛将由6.9升改为6.3升,单车补贴3000元标准不变,新政策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行。
今年年中,一度传出节能补贴将停止的消息,向弟海此番表态证实了节能补贴将继续。同样在该次会议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也表态,工信部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将继续进行,门槛相应提升。
向弟海在演讲中表示,我国的政策支持推进节能汽车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2010年6月,启动了节能汽车推广工作,短短一年多来,截至2011年5月,已经累积支持推广215万辆1.6升及以下节能汽车。这个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乘用车向节能和小型化方向发展的步伐显著地加快,节能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在财政政策的引导下,汽车市场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发展,1.6升及以下乘用车的型号由推广前的101个,增加到目前的400多个。截至今年5月份,节能汽车单月的生产量达到30多万辆,占1.6升及以下乘用车产量的一半以上。
第二,从扩大国内消费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据测算,目前支持推广的251万辆节能汽车,直接拉动了消费。同时,还有效地促进了节能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带动生产成品和销售价值下降,我国节能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大。
第三,推动了汽车油耗标准的提升。财政政策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导整个行业标准的提升,通过这一年来的节能汽车推广,1.6升以下乘用车提前达到第三阶段油耗目标值的比例已经超过50%,这为顺利实施第三阶段油耗目标值创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和条件。
向弟海说,推广节能汽车不仅是扩大汽车消费的有效手段,更是推进节能汽车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需求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调整汽车的消费结构,大力推广节能汽车就显得十分重要。结合这个形势,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行业的技术进步、油耗标准推进等情况,会同有关部门对补贴政策进行动态的调整。现行的补贴政策计划执行到今年9月30日,10月1日起实施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将会把门槛提高。一个成熟的节能汽车市场,最终还是要靠汽车创新和努力,政府只是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