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组织专家为企业把脉食品安全
——广东省湛江市消委会组织专家围绕食品安全、消费争议和解工作,深入企业献言献策
作者:王树平 黄劼
图片


    3·15专家团的专家参观月饼企业的展示厅
■王树平 本报记者 黄 劼
  转变作风,走访企业,倾听消费者呼声,了解社情民意。最近,广东省湛江市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各3·15专家团的食品安全专家深入有关企业调研把脉,为企业食品安全及消费争议和解工作献言献策。
  调研食企消费争议和解工作
  据了解,近年来,湛江市消委会立足职能,树立“大消委、大服务”工作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继2009年成立3·15律师团后,又相继成立了3·15健康专家团、家装专家团。“成立专家团的目的是依托专家开展专业消费指导,让社会力量参与到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工作中来,实现由消委会单一指导向建立社会化专业消费指导机制转变,构建有利于促进和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湛江市消委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中秋节前夕,湛江市消委会率各3·15专家团内的食品安全专家前往广东金九饼业有限公司,对该公司消费争议和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该公司消费争议和解服务站成立于2010年,现有专兼职人员4名,设有专门处理消费争议和解工作室,该站全部人员均参加过湛江市消委会处理消费投诉培训班的学习。
  在听取企业开展消费争议和解,抓好月饼质量生产情况汇报,以及提问题、查资料后,专家们对该公司积极开展消费争议和解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专家们还深入车间、检验室,了解月饼生产线、月饼馅选材用料、产品质量监控等情况。通过诊断把脉,专家们建议企业加大设备投入,提高月饼生产自动化水平,确保月饼符合国家卫生安全要求,不断提高月饼品质。
  调研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8月15日,湛江市消委会带领各3·15专家团内的食品安全专家,来到湛江市水务集团,对市民关注的饮用水安全以及水源污染等问题进行了调研。
  据了解,近年来,湛江市市民对家庭饮用水质量的投诉有所增加,特别是夏季气候炎热,一些市民称拧开家里的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不是泛黄就是有一股腥味,甚至流出异物,自来水用水桶盛上一天,会看到桶底沉淀出一层泛黄的物质。
  对市民反映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湛江市水务集团高度重视,在认真倾听专家有关加强对水源源头监测,对赤坎水库周边污染源进行有效整治,加强与高校科研合作,提高供水安全的科技含量等建议后,湛江市水务集团董事长逐一解答了专家们的咨询及提问,对湛江市消委会3·15专家团深入企业,开展水质量、水健康课题调研表示感谢,表示将加强水源和供水的管理,全面提升自来水的质量,为市民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
  建议企业改进技术减少投诉
  在最近的一次调研中,针对一起水果罐头质量投诉,湛江市消委会各3·15专家团内的食品安全专家不仅及时化解消费纠纷,还从技术创新方面,就如何减少投诉,给厂家提出了建议。
  今年8月初,河北省消费者刘先生在购买的一瓶未开启的水果罐头内发现毛发,便联系当地商家处理,商家让他找厂家,刘先生联系湛江市的厂家,厂家又让他找本地经销商。无奈之下,刘先生通过网络向湛江市消委会投诉。
  据了解,该企业加工生产的水果罐头畅销省内外,为广东省著名商标企业,今年正在致力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该企业在收到湛江市消委会通报的投诉情况后,称罐头内藏毛发现象在食品加工行业较为普遍,即使国内大型企业也杜绝不了。
  对于该企业的说法,食品安全专家们认为,作为一个有良知负责任的企业,对消费者投诉情况应积极查找原因,吸取教训,认真整改,不能找借口无视食品安全。专家同时建议该企业购进使用国内已研发有检测罐头内存毛发杂质功能的检测设备,以提高罐头加工食品卫生安全。经过宣传教育,该企业负责人对自己欠妥的说法道歉,当场致电河北商家,督促其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尽快化解企业诚信危机。
  8月19日,3·15专家团的食品安全专家深入该企业罐头加工生产及包装车间,实地了解生产加工环节和生产车间卫生环境,建议该企业按照国家规范做好食品加工环节的消毒,保持生产车间通风干爽卫生。加大设备投入,逐步实现自动化生产。对湛江市消委会和专家团为企业把脉,化解消费纠纷,扶持企业发展的做法,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了感谢。
  记者了解到,9月16日,湛江市消委会又向广东海洋大学食品工程教授叶盛权等6位专家、学者颁发聘书,聘请他们为3·15专家团的食品安全专家。
  (本文图片由湛江市消委会提供)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维权在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组织专家为企业把脉食品安全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