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王争艳从医27年来,平均单张处方药费未超过80元,靠一副听诊器、一双手救治了无数患者——
王争艳在给患者写病历
■本报记者 吴采平 文/摄
从医27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最小的一张只有0.27元;从医27年,靠一副听诊器、一双手,诊断救治了无数患者;从医27年,她走到哪儿患者跟到哪儿,他们是她的铁杆“粉丝”。她就是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湖北省武汉市汉口医院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王争艳。
让患者花小钱看好病
10月19日上午,记者推开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争艳工作室”的门,一位头发花白的女医生正在给患者看病,目光中充满关切,她就是王争艳。
记者了解到,2009年年底,王争艳已到退休年龄,因在患者中的好口碑被返聘,单位考虑到她社会活动较多,安排她的工作时间是每周一至周六的上午。除了每天坐诊外,王争艳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带领“王争艳工作室”的医务人员,走街串巷,为社区百姓送医送药。
王争艳告诉记者,如今自己的爱好仍然是坐诊。每天8点钟,她准时开诊,一个小电筒,一包棉签,一副听诊器,一块手表,再加上一双手,是她诊断病情的全部装备。虽然工作时间只有半天,但王争艳通常到下午1点多才下班。患者鲍玉珍告诉记者:“王医生每次接诊都不会少于15分钟,无论问什么她都耐心回答。有次看完病,我还想帮妹妹咨询病情,她毫不推辞,同样细心地帮助分析。”
63岁的退休工人王建生去年突发高血压,去武汉市的大医院开了800多元钱的药,吃了却没什么效果。他慕名找到了王争艳。王争艳仔细询问和检查了他的病情后,调整了处方,一个月只需要几十元药费,疗效良好。除了高明的医术,长期以来,王争艳养成了一个习惯,开药时总会和患者一起算算账,用什么药效果好又能在价格上让患者接受。“我也是一个普通劳动者,所以患者的愿望我都知道,他们就是想让医生用最小的代价治好病。”王争艳说。
在基层行医27年,王争艳所开处方平均不超过80元。有媒体为了调查王争艳小处方的真实性,抽查了她2008年和2009年的处方,统计下来,平均单张处方值55元,最小处方值只有0.27元,是为一名胃炎患者开出的一支两毫升的胃复安。这是一种止吐药,在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中最便宜。
习惯对患者“俯首帖耳”
10月19日,记者在“王争艳工作室”观察了整整一个上午,发现她看病时习惯对患者“俯首帖耳”,从不打断患者讲述病情,始终微笑注视对方,看完病还要告诉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看一个患者常常花费半个多钟头。
王争艳告诉记者,这些年坐诊时不喝水,怕上厕所耽误问诊时间;没有午休,这是她待在诊室继续接诊患者的时间;也没有明确的下班时间,当她送走最后一名患者,收好一天的病历资料,脱下白大褂,也就是她一天工作结束的时候。
采访中,王争艳的同事金汉生告诉记者,84岁的石凤仙老人双脚肿胀,四处求医,化验单开了一大摞,但一直无法确诊,老人的两个女儿慕名找到了王争艳。王争艳上门会诊。当时,天已经很冷,王争艳先是搓热双手,然后才开始检查,从头到脚,无一遗漏。石凤仙的脚已经开始溃烂,王争艳便俯下身一个脚指头一个脚指头掰开,仔细检查。检查过后,王争艳确诊石凤仙的病痛根源在于脚气,于是对症下药,开出了36元的处方,老人最终康复。
武汉市汉口医院党委书记李菊芬向记者介绍,王争艳经常为患者垫钱,几元钱的挂号费,十几元钱的药费,有拿不出来的,她就垫。去年,一名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需要30元,他只带了20元,王争艳垫上了10元。第二天,这个农民工捏着10元钱一瘸一拐地来到医院,当面向王争艳还钱并表示了感谢。
让患者感到顺心放心安心
王争艳1984年从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到武汉市汉口医院当了一名医生。她先是做了11年住院医师,之后在医院下设的4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王争艳告诉记者,一代名医裘法祖曾给她上过大课,“先看患者,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裘法祖的这种“上医之境”,深深地影响着她的从医生涯。行医27年,她对每名患者都严格执行教科书所教的视、触、叩、听原则,能用听诊器确诊的病,就不开额外的检查项目。
一心扑在患者身上,使王争艳有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王争艳对患者真诚的爱心和细致,让她走到哪里,患者就跟到哪里。“王医生态度好、技术高,每次都能耐心听我讲完病情,让我感觉很顺心;她总是把病说得很透彻,这个病是怎么发生、发展的,药有什么效果和副作用,她说得明明白白,让你很放心;每次开完处方,她还要一点一点交待清楚患者回家后的衣食住行,让我感觉很安心,所以我铁定一辈子跟着她,她调得再远,我也乐意找她看病。”患者钱桂英说。
现在,武汉市已有16个“王争艳工作室”。王争艳说,很多社区居民误以为是她要去坐诊,其实这只是一种称号,“希望‘王争艳工作室’的医务人员都像我一样对待病人,或者比我做得更好,希望出现越来越多的好医生”。
2009年9月,经过市民无记名投票,王争艳当选“武汉市人民满意的好医生”。9月20日,王争艳荣获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称号。
●相关链接
王争艳大家谈
■邱积国(武汉市汉阳区卫生局党委书记):王争艳用自己的一点一滴诠释了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她的事迹既感动人、又能引导人。
■郝兵(武汉市市民):对许多
人而言,两角钱的处方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王争艳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在医德整体水平滑坡的当下,她能恪守为医者的本分。
■陶先生(武汉市市民):王争
艳的事迹非常感人,“王争艳”更要代表一种精神,带动成千上万个“王争艳”在武汉市出现。 (吴采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