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模特表演中,过度成人化的装束和动作,让孩子失去了童真(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顾艳伟
近日,广西省南宁市市民刘阿姨向儿媳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让她4岁的孙女继续上模特班,她将拒绝负责接送。按照刘阿姨的想法,应该去培养孙女对音乐或书画方面的兴趣,而不应该让刚会走路的孩子去学走“猫步”。针对这一问题,本报记者日前在南宁市调查时发现,孩子该不该上兴趣班,该上什么样的兴趣班,到底以培养兴趣为主还是以培养专长为目的等问题,正引发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博弈。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孩子上兴趣班不能以功利为目的,更不能越俎代庖,而是应尊重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
报兴趣班引发的烦心事
杨女士的女儿宁宁今年7月份满4周岁,宁宁长得非常可爱,但美中不足的是,其走路时有点内八字。为了培养宁宁良好的气质,今年秋季开学时,杨女士为宁宁报了个模特班。可没想到,此举却招来婆婆刘阿姨的强烈反对。因为刘阿姨在音乐和国画方面略有研究,所以她主张让孙女参加上述两方面的兴趣班,而不是让一个4岁的孩子去学走“猫步”。
为此,杨女士与婆婆据理力争,最终刘阿姨勉强同意让孙女上模特班,并答应负责接送。2011年10月10日,宁宁上的模特兴趣班举行汇报演出。演出当日整整一下午的时间,宁宁都在不停地换衣服、登台、表演,这期间,连喝口水的时间都很仓促。结果宁宁因此受凉,晚上发起了高烧,刘阿姨为此心痛得直掉眼泪,同时一场因为孩子上兴趣班而引发的家庭战争也爆发了。“婆婆说如果继续让宁宁上模特班,她就不负责接送了,可刚有点基础就不上了,不是半途而废了吗?”杨女士有些无奈的说。为了缓和与婆婆的关系,杨女士最终选择了放弃。
除了杨女士外,广西建材研究院的黄女士也有着同样的烦恼。她为自己的女儿报了一个舞蹈班,期望通过学习舞蹈来为女儿塑造形体。可是,女儿参加完舞蹈班后,就一直叫苦喊累。黄女士的爱人心疼孩子,为此多次与黄女士发生争执,以致女儿现在都称黄女士为“坏妈妈”。
为进一步了解课外班的情况,记者近日来到了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进行采访。在采访时记者了解到,家长们对兴趣班抱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家长韦女士5岁的女儿正在学拉丁舞,韦女士说:“这是女儿自己的选择”,作为家长她并不喜欢,因为拉丁舞的动作太成人化了,让孩子失去了童真。
家长覃先生为自己上三年级的儿子报了个书法兴趣班,可儿子根本不愿学,他不监督,就不练习。据记者了解,覃先生的儿子对动漫画很有兴趣。但覃先生认为,学动漫画并没有太大的前途,反倒是书法能培养孩子以后沉稳、睿智的性格,所以,他自做主张为儿子报了这个书法兴趣班。
兴趣、特长如何平衡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孩子报兴趣班到底该由谁说了算的问题正成为很多家长的烦恼:“我们到底该随孩子的兴趣,还是顺自己的心意”?
接受记者采访的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太小,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还是应以家长意见为主。然而,家长覃女士认为,也应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可对于在与孩子发生分歧时如何实现双赢,她却拿捏不准。
对此,南宁市家庭教育专家杨春成老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选择兴趣班时,家长既应让孩子自己做主,但也不能任由其说了算。杨春成表示,选择兴趣班时,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父母的意愿不能代替孩子的意愿;其次要对孩子提出的兴趣进行耐心观察,判断孩子是真的喜欢,还是图新鲜;最后要学会引导孩子,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
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教研部部长毛修路对杨春成的观点表示赞同。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家长一定要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地了解后再做决定,如果盲目地为其选择或频繁地更换兴趣班,则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毛修路建议,家长报班前要让孩子明白,一旦确定下来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因为,让孩子坚持学习,也是对其在执著、耐性方面的一个培养。
选择兴趣班切勿太功利
时下,为孩子培养一些特长是很多家长送孩子读兴趣班的主要目的。对此,杨春成表示,实际上,学龄前的孩子接受兴趣班的主要作用是为其提供接收各种信息的条件,尤其是在艺术方面的启蒙教育,是以发展孩子对自然形体、色彩、质感的感知能力为主。如果家长希望通过兴趣班来培养孩子在某方面的特长,那是不现实的。
杨春成说,孩子的兴趣爱好可分为兴趣、爱好、特长、专长4个阶段,学龄前的兴趣班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而已。所以,家长应该对兴趣班的功能和作用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如果对兴趣班的期望值过高,或把家长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就容易造成拔苗助长的结果。
“家长帮孩子选择兴趣班都带有严重的功利性”。广西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教育系老师韦凌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家长帮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大多出于以下三种心理,一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是为了炫耀;三是尊重孩子的兴趣。但是,更多的时候,家长们的心理受前两者的影响较多,既别人学的,我也要学,以博取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的资本,而完全忽视孩子自身的兴趣爱好。如此这般,即便送孩子参加了兴趣班,也很难达到家长们预期的目标。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南宁市的一些培训机构正是抓住了家长们的上述这些心理,纷纷开展各类才艺选拔活动,而家长们为了培养孩子某方面的专长,也甘愿让培训结构牵着鼻子走。韦凌云认为,如果家长纯粹出于锻炼孩子的目的,那么,偶尔让其参加一下这些活动也无妨,但如果将此作为培养孩子特长的手段则不可取。因为这不仅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也对孩子其他方面的正常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反而得不偿失。
“家长为孩子报兴趣班时,要保持一颗平常心。”韦凌云表示,父母要放平心态,摆正对兴趣班的定位,不能过早把孩子的未来局限在某个专长上,“德智体美劳”的均衡发展,或许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