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公安厅提醒,非法集资出现4种新花样
本报石家庄讯(记者李 建)“租车每天一元钱”、“乐享全国数百家酒店分时度假权益”、“可以随时兑换的民间期货交易”、“提前办理养老保险”,这些听起来很美的消费或投资行为,很可能是一些非法集资犯罪的翻新手法。日前,河北省公安厅发布警示,提醒公众投资需谨慎,天上掉下的馅饼其实风险重重。
据介绍,一些以“消费”、“投资”之名,而行集资之实的非法集资犯罪,往往披着合法的外衣,犯罪分子所集资金多用于高风险的股票买卖、房产投资、非法赌博及自己挥霍,往往以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返还前期投资者资金。一旦资金链断裂,极易造成投资者血本无归。
河北省公安厅根据近来出现的较为集中的一些案例,提醒公众注意非法集资的4种新花样:
——以办理养老保险名义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冒充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宣称能违规为未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办理正式退休,并按月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他们在收取好处费后,组织受害群众在租赁场地登记并采集指纹,造成补办手续的假象。随后,犯罪分子即以受害者名义办理银行卡,存入当月的“退休金”,进一步骗取受害人的信任,以诈骗更多的资产。
——以分时度假名义欺骗受害者。一些假日俱乐部、旅游公司宣称,在全国各旅游景点发展了几百家度假加盟酒店和度假村,假借国际分时度假组织之名,以度假权益、度假所有权、产权式酒店、共管公寓等形式,诱骗受害者签订格式合同,购买其5年至30年不等的分时度假房屋居住权证,及度假酒店权益和会员卡。他们故意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造成有实力的假象,在骗取众多受害群众的信任和投资后携款逃之夭夭。
——“一元租车”存在巨大风险。所谓一元租车,是指租赁公司向汽车销售公司租用汽车,再以每天一元钱的价格出租给承租方,承租方需交纳欲租车辆价格两倍以上的车款作保证,并负责办理汽车牌照和必要的车辆保险。1年后,由承租方归还租车,租赁公司退还其保证金。公安机关侦查发现,一旦租赁公司资金链断裂或发生携款潜逃情况,保证金即出现兑付风险,承租方将陷入钱物两空的困局。
——以“民间期货交易”为名集资诈骗。不法分子以香烟作为标的物,重复多次“销售”给不同投资者,诱惑群众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