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胡 军
2011年10月17日,对于我国民办教育行业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日子。这一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北京城市学院、河北传媒学院、西京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5所民办高校,通过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首批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
此消息一出,许多人大感疑惑:近年来,受招生难困扰的民办高校,一直都在强调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并以此作为其突围的主要方向。然而,培养应用型人才非得打上“升硕”烙印吗?“升硕”是否意味着部分民办高校的发展方向有所跑偏?本科教育发展尚处于艰难期的民办高校,如果跟风“升硕”,是否会加剧其学历贬值?
学历贬值或已提速
“啊?民办学校都要招研究生了?那本科生还有用吗?还能找到工作吗?”听到民办高校“升硕”的消息,和许多普通人一样,北京市某知名民办学校负责人王先生也是满脸的惊诧:“这才短短10来年的功夫,本科生都已经是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了,全社会都在焦虑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本科学历已经从10年前的白领学历贬值为现在的蓝领学历,研究生学历也从金领学历降格为白领学历。一旦民办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批量毕业,呵呵,我看这硕士学历离蓝领也不远了,不信咱们就走着瞧吧!”
近年来,受大学扩招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我国高校学历贬值的速度明显加快。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10年前,本科学历找工作还是个香饽饽,研究生学历更是让人高看一眼。而现在,多数地区稍微正规的人才招聘会,本科学历都是企业最基础的要求了,有的招聘会上甚至出现了“招研究生保安”“招本科洗脚工”的招聘广告,这说明学历贬值已相当严重。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约为933万人,全国安排普通高校招生计划675万名。由于计划增加、考生人数减少,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了近4个百分点,达到72.3%。
记者查阅了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历年高考录取率后发现,1999年以前,全国高考录取率一直都在40%以下相对稳定地发展。而自1999年以后,高考录取率就连年攀升,从1999年的56%迅速飙升为2011年的72%以上。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00年底全国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此前的小升初这一淘汰门槛已经不复存在,中考的升学率也在逐年升高,这几年很多地区都达到90%以上的升学率。
对于学历贬值速度过快的现象,山东省某民办学校副校长孙女士的感慨非常具有代表性:“(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考上大学是相当不容易的,那可真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概率啊,所以那时候大学文凭值钱。而现在,上大学容易了,学历自然就贬值了。不过,说实在的,贬值的速度也太快了点。”
教学实力或存疑问
记者查阅了刚刚获得“升硕”资格的5所民办高校的相关资料后发现,这5所学校无一例外地都在一直强调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做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此次“升硕”也都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突出学术型与职业性紧密结合。
对于5所民办高校“升硕”成功,北京市某知名民办教育机构负责人杨先生保持了高度的冷静:“可以说,5所民办高校的‘升硕’成功,对于民办教育行业来说,确实是值得庆贺的一件大事。不过,‘升硕’实力并不等同于办学实力和教育实力,并不说明已“升硕”5所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教育实力就是行业内最强的,就能确保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他们更应该解决当前最为急切的师资问题和科研经费问题。民办高校如果解决不了教师队伍的身份问题,那么师资很有可能仍然得主要靠退休老师发挥余热,但那样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大家都知道,光靠余热是炼不出好钢来的。”
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民办高校都宣称与相关单位联合培养,已有定向培养目标,免去了不少考生对含金量的后顾之忧:如北京城市学院表示,首批招收的30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是由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委托定向培养的首批社区工作者,获得硕士学位的社区工作者可享受社区副职待遇,将成为北京市社工系统重点人才培养对象;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则与吉林省外事办公室合作,联合招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高素质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对接;西京学院将与相关国有大中型企业合作,采取基于以项目绑定的研究实践过程为主线的培养模式,借助项目研究实践过程培养人才;黑龙江东方学院申请举办的乳品工程与质量安全专业硕士学位是与国家乳品工程技术中心、完达山集团、飞鹤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与行业、企业形成联合主体,共同承担人才培养任务。
听到河北传媒学院“升硕”成功的消息后,该校毕业生小王告诉记者:“基本上是定向培养的多,社会招生的少,这只能说明学校的活动能力强,而并不能真正说明学校的实力强。别的学校我不清楚,我在河北传媒学院上了3年学,本来母校‘升硕’成功我挺自豪的,但对于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力我是心存疑问的。”
学历体制或可突破
据了解,此次“升硕”成功的5所民办高校的试点期为5年,实行动态管理,到2017年7月,国务院学位办等相关部门将对此重新评估,根据人才需求和培养质量,决定是否继续授权,评估不过关将不再安排招生。
对于此次5所民办高校“升硕”成功的消息,从事民办教育研究多年的资深专家刘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相对于南方科技大学自授学位的试水,民办高校‘升硕’成功也好,改革试点也好,或许可以理解为一次招安,真正体现的是学历体制的改革动向。”
据了解,在2011年10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名单的通知》之前,只有公办高校才有资格授予硕士学位,民办学校所能授予的最高学历就是本科学位。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部分公办高校的本专招生陆续开始出现零投档,民办高校的本专招生更是雪上加霜,部分民办高校已经陷入严重的生源危机和生存危机。业内人士认为,民办高校可能面临新一轮洗牌,优胜劣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和多位业内专家的关点一样,刘先生认为:“这次的改革试点可以说是政府扶强的一个标志,也标志着民办高校在学历教育方面往上发展的空间已经被打开,原有的学历教育体制可能会出现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