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的俞老师的手写板书
这两天在人人网和微博上,一组漂亮的“杨柳体”板书被大学生们竞相转发。“好久没在课堂上看到这么漂亮的粉笔字了!”久违的粉笔板书让学生很怀念。据了解,“杨柳体”板书出自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俞香顺老师之手。日前,笔者就此事采访时发现,如今在大学的课堂上,像俞香顺老师一样保留板书习惯的老师已很少,大部分老师都倾向于电子板书。而很多学生上课时也不再带笔和纸,而是用数码相机或U盘来记录老师的板书内容。
俞老师的手写板书就像一件艺术品
“春迟迟,燕子天涯”。很明显,网上流传的这幅隽秀的字出自一名古文老师之手。经过一番调查,笔者了解到,这是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师俞香顺在上古代文学课时书写的,发帖者正是他的学生。笔者日前走进俞香顺老师的课堂,亲自感受了一番。
当天正是古代文学课,俞香顺老师给大一学生讲《杜甫诗选》,他先根据讲义的顺序进行讲解,遇到一些需要引申展开的知识点时,就开始把相关古文、诗歌书写在黑板上。在网络上有学生称,俞香顺老师的粉笔字被称为“柳杨体”。果然,笔者看到,黑板上每个字都保持在近手掌大小,字型瘦长、飘逸,字迹隽秀、清晰。在板书后,俞香顺老师还会就此板书逐字讲解。在一堂课的时间里,大约4米长,1米多高的黑板上,俞香顺老师会用粉笔字板书的内容约占两个黑板。每次俞香顺老师板书时,讲台下都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笔者注意到,很多同学都拿出笔记本,跟着老师抄写。
“俞老师的粉笔字就像艺术品一样。”下课后,班上一位姓王的同学说。据介绍,上课的是南师大新传院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他们说:“每次上课大家都很享受俞老师的粉笔字。”
王女士已从南师大毕业7年,目前在一家媒体工作,她现在仍然记得俞香顺的粉笔字。她说:“俞老师的粉笔字可是全院闻名的,每个他教过的学生都记得他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板书。”此外,王女士还表示,俞老师不仅板书写得好,而且为人儒雅潇洒,上课旁征博引,学生们都很崇拜他。
自1996年开始教师生涯,俞香顺就一直保持着上课手写板书的习惯。“写了这么多年,粉笔字的水平应该会有所提高的。”得知自己的粉笔字板书成为网络热点,俞香顺老师谦虚地说。他表示,选择手写板书,是因为手写的文字有利于表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感。“而且我在用粉笔板书的时候,经常能即兴想到其他知识,方便与同学们分享。”俞香顺老师说。
许多大学教师上课只点鼠标不用粉笔
笔者日前调查了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5所高校的30名学生。据他们反映,课堂上坚持用粉笔字板书的教师已很少,理工科课程中用粉笔字板书的老师就更是少之又少了。大部分老师只点点鼠标,播放事先准备好的PPT课件,就能讲完一堂课。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俞香顺老师这手粉笔字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
南京某高校一位年轻教师说,刚参加工作时,他还希望延续传统,用粉笔字板书给学生上课。但随着阅读方式、书写方式的电子化,他在写板书时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情况。“有时遇到一个字写不出来,卡在那,学生们就在下面偷偷笑话”,他说:“那时我刚做老师,这种事很打击自信,所以后来就索性用PPT作课件了。”
大学生上课不带纸笔带相机或U盘
在老师教学方法改变的同时,大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也相应出现了变化。在老师用PPT课件上课的课程中,学生们不再埋头记笔记,而是兜里揣着一枚U盘,等着下课到讲台上排队拷贝老师的PPT课件。
笔者在一堂形势与政策课的课间看到,十几位同学拿着U盘来到讲台前,老师见状便心领神会地走到一旁,方便这些同学到讲台的电脑上拷贝PPT课件。一名姓李的同学说,上课不记笔记的现象在班上十分普遍。此外,小李同学也表示,上课时老师用的都是PPT课件,知识要点“啪啪啪”地点点鼠标就翻过去了,笔头根本就赶不上。“学期开始时,我曾尝试过在老师使用PPT课件的情况下用笔记记录知识要点。但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记笔记的速度根本跟不上老师用PPT课件讲课的速度。”小李说。
据介绍,为了适应老师上课方式的变化,大学生们也在用电子产品来武装自己。在南京市一所高校上学的吴姓同学说,现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闪光灯不停闪烁的现象。原来,这是班上有同学为了记录老师的PPT课件,特意带了数码相机来上课。
(张 可 蔡蕴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