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
陕西省西安市近日发生一起液化气罐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记者就此对江苏省苏州市燃气安监部门作了采访。据不完全调查,苏州市约有六成用户家中的燃气胶管已超过使用期限,容易引发燃气泄漏,而燃气一旦泄漏,后果十分可怕(据11月15日《城市商报》报道)。
燃气胶管超过使用期限,未必等于燃气泄漏,但却是泄漏的温床和隐患,如果不及时更换,那么迟早会发生泄漏事故。而泄漏与爆炸只是一步之遥——西安9人死亡、37人受伤的恶性事故,不就是一个血证吗?
苏州市约有六成用户家中的燃气胶管已超使用期限,其实在其他地方未必不是如此。燃气胶管超期使用,在未酿成大祸之前,似乎只是毫不起眼的问题。但这种安全隐患犹如一个火药桶,一点火星都足以使其爆炸,不出事只能叫侥幸,而出事则是必然的,即使今天没发生,说不定明天就发生,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这种偶然中体现的必然,其实几乎是许多事故的共同规律。仅仅一个燃气胶管超期,就使很多家庭事实上已坐在了火药桶上。
海恩定律告诉我们,安全事故是各种隐患的量的积累,而人的大意和麻木,是所有安全隐患中最大的隐患。所谓大意和麻木,不仅是指已坐在了火药桶上却仍浑然不知,更可怕的是明知坐在了火药桶上却仍心存侥幸。比如知道了燃气胶管超期依然不去更换,那是在等什么呢?等下一个爆炸事故吗?这样问决不是幸灾乐祸,而是敲一敲警钟。
每次说到要有危机感,许多人总是不以为然。其实,之所以有危机感一说,恰是因为危机还没有真正降临,因此才要我们去“感”;如果真的危机临头,还要你去“感”什么呢?选择生,还是选择死,对坐在火药桶上的地方而言,可以抉择的时间其实已经不多了,这决非危言耸听。一直以来,那些发生事故的地方,在惨祸悲剧降临之前,谁会相信自己坐在火药桶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