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武晓黎)日前,随着部指挥中心、31个省级指挥中心和31辆应急指挥车的到位,以及综合应用系统完成部署,部、省级中心实现互通,国家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主体已建设完成,即将投入试运行。这将大大提升我国应急通信指挥调度水平和响应速度,进而全面提升在处置突发事件和举办重大活动时的通信保障能力。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国家通信网应急指挥调度系统政府平台工程,是国家应急通信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工信部、31个省级通信管理局和事发现场三级指挥系统,并延伸至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具有指挥调度、网络运行监测、视频会商、图像传送、分析决策等功能。在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先后完成了招投标、部省指挥中心环境改造和系统集成、应急指挥车建设、应用系统软件开发等各项任务。
国家应急通信工作是国家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保障手段,关系到应急管理体系的整体效能,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国家应急通信主要指通过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等工作,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情况下实现通信保障,及确保国家重要通信安全畅通。日常工作内容还包括:完善应急通信预案、体制、机制、法制,健全指挥管理和综合支撑体系,提升网络保障和装备、储备能力,组建专业保障队伍等。
近几年来,国家应急通信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家应急通信队伍第一时间抢通了四川重灾7县109个乡镇对外通信线路,保障了抗震救灾的通信命脉。在南方雨雪冰冻、玉树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和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建国60周年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中,完成了应急通信任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此前,电信管理局在北京组织进行了应急平台首次技术培训,31个省通信管理局派员参加。此次培训的重点是应急通信指挥调度系统的加电操作,以及视频会议、图像接入、综合应用系统的使用等。培训后进行了上机操作和书面测试考核。通过培训,学员掌握了系统基本操作技术,为系统正式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为统一国家应急通信标志,加强国家应急通信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社会和公众对国家应急通信工作的认知程度,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开展“国家应急通信”标志征集与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