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海
12月13日下午,江苏省丰县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丰县副县长张斌介绍,12月12日下午,一辆核载52人的接送学生车辆,送47名首羡镇中心小学学生回家,途中因躲避人力三轮车发生侧翻滑入路边水沟,致使15名学生因溺水、窒息抢救无效死亡(据12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
就在校车安全引发全国关注,《校车安全条例(草案)》正在公开征集意见之际,悲剧再次无情地上演。事故发生后,许多人都把目光再次聚焦到校车上:当地前一段时间是如何治理校车的,制定了哪些长效管理措施,出事车辆手续全不全,存不存在超载现象,各地专用校车何时配备到位,《校车安全条例(草案)》中的监管措施能否先行执行……不可否认,这一系列问题确实亟待回答和解决。但除此之外,笔者还想提醒大家一声,千万别忽视这起惨祸中的那条夺命的乡村道路。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从记者的报道和发回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条路宽不足4米,一侧是一条筑路取土时挖出来的灌溉沟。这样的路在苏北乡村比比皆是,只不过有的是水泥路,有的是砖石路,有的是泥路。正常情况下,一辆小型汽车单行没有问题,双车交会就很拥挤;如果是大型车辆通过,则很困难,如遇车交会,哪怕是电瓶车、摩托车,那大型车辆便只能从土质很软的路牙上通过,可谓险象环生。
这样的乡村道路适合中型、大型校车通过吗?试想,如果这次丰县惨祸中的出事校车不是行驶在这样狭窄的乡村道路上,而是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还会因避让人力三轮车而侧翻进旁边的水沟中吗?所以,我们在关注校车问题的时候,绝不能忽视农村校车所走的路。如果校车所走的路隐患重重,你就是把校车都配成美国悍马,又有何用?
因此,各地政府部门在尽力给学校添置标准校车、加强监管的同时,更应高度重视校车行驶线路的路况,努力消除道路隐患。对于农村地区,职能部门有必有对路况进行实地勘查,给校车指定行驶路线,确保安全。不仅如此,各地更有必要将公路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向农村,对校车行走线路进行改造,添加交通标志,使其满足基本的安全要求。
校车安全并非只靠校车,道路同样重要——这是丰县校车事故给我们的又一血的教训,必须牢记,并采取积极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