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心学校、骆驼中心学校、骆驼中学和蛟川中心学校4所学校启动电子书包项目后,近日宁波三中也启动了电子书包试点工作。在该校的电子书包教室里,学生的课桌上看不到纸质书,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平板电脑。
有利于师生课堂互动
走进宁波三中的电子书包教室笔者发现,每张课桌上都摆着一台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所有操作都通过触摸显示屏完成。上课时,学生输入自己的姓名和学号后,就可以进入相关课件。
上物理课时,物理老师徐丽海做了一个“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实验。学生和老师的课堂互动都在网上进行,学生动动手指,点一下显示屏,就能轻松地完成这个物理实验。笔者看到,徐老师做完实验后,还通过视频将实验以慢动作形式反复播放。台下,学生们通过电子书包进行模拟实验。教室大屏幕上还能显示每名同学完成实验的情况。“每完成一步,老师都知道我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这对我来说帮助很大。”该班学生小谭说。
徐丽海说:“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比较少。这个新平台,可以让我很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也让讲解更有针对性。”
对老师信息化素养提出更高要求
对于研发电子书包的初衷,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教授表示,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以教为主,师生互动很少,学生很被动。通过电子书包,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可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对此,宁波市学校装备管理与电化教育中心负责人陈建平认为,电子书包的学习模式确实比较符合现在的新课改要求,但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由于此前全国还没有一所高中利用电子书包上课,所以没有相关的经验可学。教师必须自己制作合适的电子书包教学课件,这与现阶段制作PPT课件相比,难度要大得多。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信息化素养是推广电子书包的前提。
全面推广仍有难度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多个省市开始了对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然而陈建平认为,要想全面推广电子书包,难度还很大。首先,电子书包的多媒体教材编排,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其次,没有运营商介入,电子书包暂时还不能让学生带回家;再其次是版权问题,传统的书籍要花钱买,如果变成电子教材,那么势必会涉及到出版商和作者的利益问题。
除了上述问题外,陈建平还表示,电子书包在使用方面目前还存在两个大问题。一是网速跟不上,如果学校2000个人同时使用上网本,还得看视频,以目前的网络速度肯定会出现“卡死”现象;二是没有统一的电子教材,不过现在已经有部门牵头来编写这方面的教材。只要这些问题能得到解决,那么电子书包就离我们不远了。
(史望颖 毛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