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睿鸫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年)。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用地保障、信贷支持、补助贴息和政府采购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及其他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参与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据12月27日新华社报道)。
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不断提出养老产业化的课题,强烈要求早日启动养老产业计划。纵观新出台的养老五年规划,对里面如“市场机制”、“社会力量”等关键词的表述看,不难发现有让养老尽快迈上产业化“快车”的苗头。
养老产业这块蛋糕,不但大得出奇,而且十分诱人。按照国际通行的5%老年人需要进入机构养老的标准,我国至少需要800多万张床位,光床位建设就有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再加上康复设施、培训基地等,还可拉动至少1500亿元的投资。从就业角度来看,我国现有3000万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至少需要1000万个专兼职护理员,而目前全国有资质的养老护理员才2万人,就业空间很大。
尽管养老产业化这项公共政策商机无限,能助推第三产业化的迅猛发展,而且也得到权威人士的认可,甚至有媒体把它与海洋新兴产业、农业科技产业等并列,视为最赚钱的产业之一,但是笔者觉得,养老切不能贸然走产业化的道路。
一方面,养老产业化不符合我国国情。既然推行养老产业化,说白了,就是赚钱。但就目前而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是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不仅是未富先老,还面临着历史欠账形成的转轨成本。再考虑到我国的老人历来崇尚节俭的消费习惯,基于此,投资者或经营者怎么可能赚到大钱?
此外,即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养老业也不完全走市场化的路径。譬如,美国的养老业就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前者大多为私人公司所办,后者主要由教会兴办,政府则给予部分补贴。所以,我国通过产业化就把整个社会养老问题推向市场,把它变成可以赢利的产业,不仅会使养老脱离公益本质属性,还是政府的缺位和失职。
更为重要的是,养老很可能会重蹈教育医疗产业化的覆辙。近年来,医疗教育之所以丧失了其公共品的本质,甚至沦为赢利的工具,其根源在于医疗和教育的过度市场化和产业化,把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的运作托付给市场机制,从而导致制度失灵和监管失灵。其结果,让普通百姓承担了过于高昂的医疗成本,让学生家长为昂贵的教育成本买单,“上学难,看病贵”也就成为困扰百姓的最大难题。
鉴于此,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应慎走产业化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