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很多老人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图为老人们在输液时的情景
本报记者 董芳忠/摄
■本报记者 唐 夏
现代作家郁达夫曾经这样描写北京:“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但是近年来,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秋冬季经常出现持续性大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的担忧。在2011年12月30日举行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称新标准)被“原则同意”。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等内容,将分期分批予以实施。这让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PM2.5,进入了公众视野。
看不见的无形杀手
PM2.5是什么意思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臻医生告诉本报记者,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空气中的颗粒物按其空气动力学直径分为以下几种:悬浮颗粒物,指颗粒直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其中直径在2.5~10微米称为粗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的称为细颗粒物,即PM2.5,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环境中这种细颗粒物的含量越高,对健康的危害越大。
首都医科大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系崔小波教授介绍说,烟尘、木屑或油烟中的PM2.5,肉眼看不到,但可以被吸入肺泡进入血液,对健康造成损害。目前的空气监测使用的是PM10的指标,PM10比PM2.5大很多,一般吸入到肺和支气管后,往往能够随痰液吐出来,对人的健康危害小于PM2.5。
沉积入肺增加死亡率
王臻告诉本报记者,PM2.5上富集了重金属、酸性氧化物、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并携带有细菌、病毒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可以威胁人类健康。虽然PM10和PM2.5均可随呼吸进入下呼吸道、肺组织以及机体深部,但是,颗粒物越大,颗粒物在肺内的沉积量越少,而颗粒越小在肺部远端沉积越多。因此,PM2.5在肺内的沉积量远高于粗颗粒物,且存留时间长,对存在结构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其危害尤其显著,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其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包括:增加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对美国华盛顿地区1989—1995年间的17次沙尘暴和美国东部六城市每日死亡率的研究发现,死亡率的增加与细颗粒物有关;危害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影响肺功能;改变免疫功能;增加肺癌发病等。
雾霾天做好防护
王臻介绍说,细颗粒物主要是人为来源的污染物,包括燃煤、机动车排放、烟草烟雾、建筑尘、扬尘、生物燃烧、二次硫酸盐和硝酸盐及有机物等,PM2.5由于具有较大的数量和表面积,可显著影响大气的能见度,产生大气光化学烟雾,加剧温室效应,即PM2.5细颗粒物越多,空气能见度越低。反之,空气污染严重的雾霾天气,PM2.5的污染也可能越严重。
王臻建议,在雾霾天气,即PM2.5污染严重时,老百姓在外出时应尽量避开交通要道和十字路口等汽车尾气浓度较高的地区,尽量用鼻子呼吸;减少晨练等增加肺泡通气量的运动;减少开窗通风,降低室外PM2.5污染对居室内的影响。此外,民众应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选择更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为减轻空气污染尽一份力量。
吸烟致室内PM2.5值飙升
崔小波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曾经对北京市6类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室内空气中PM2.5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室内吸烟对空气PM2.5浓度影响做了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无烟、部分禁烟和不禁烟餐馆空气PM2.5浓度分别为62.2微克/立方米、130.8微克/立方米和198.7微克/立方米;无烟和不禁烟办公室空气PM2.5浓度分别为37.3微克/立方米和252.1微克/立方米;不禁烟酒吧空气中PM2.5浓度为329.4微克/立方米。在室内吸1支烟可导致空气中PM2.5浓度高达300微克/立方米,在30分钟内,吸一支烟造成的室内污染比一辆排量为2.0升的柴油发动机小汽车的污染还要严重10—20倍。”“所以,在大家都关心室外空气质量的时候,其实更要关心你每天都在呼吸的室内空气质量,因为对于室外空气污染,只要我们关闭门窗,室内空气就可以逐步达到安全值。但现在我们70%的时间是在室内生活,而吸烟导致的二手烟是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公共场所及工作场所实施全面、严格的禁烟措施对防止PM2.5污染是非常必要的。”崔小波说。
●相关链接
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来源
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的中等刺激性气体,主要影响呼吸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自火力发电及其他行业的工业生产,吸入二氧化硫可使呼吸系统功能受损,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二氧化硫还会导致死亡率上升,尤其是在悬浮粒子协同作用下。最易受二氧化硫影响的人士包括患有哮喘病、心血管或慢性肺病者,儿童及老年人。
二氧化氮
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有刺激性臭味的气体。主要来自于车辆废气、火力发电站和其他工业的燃料燃烧及硝酸、氮肥、炸药的工业生产过程,二氧化氮具有腐蚀性和生理刺激作用,呼吸系统有问题的人士如哮喘患者,较易受二氧化氮的影响。对儿童来说,可能会造成肺部发育受损,长期吸入会导致肺部构造改变。
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中颗粒直径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中的颗粒物由天然及人为来源产生,包括海洋、泥土、车辆废气、工业活动、建筑工程以及气相化学反应。可吸入颗粒物能直达并沉积于肺部,而引发不良的健康反应。由于颗粒物可以附着有毒金属、致癌物质和致病菌等,因此其危害更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导致呼吸不适及呼吸系统症状(例如气促、咳嗽、喘气等)、加重已有的呼吸系统疾病及损害肺部组织。最易受可吸入颗粒物影响的人士包括慢性肺病及心脏病、感冒或哮喘病患者,老年人及儿童。 (唐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