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广西南宁市工商局桃源工商所所长陈慧亮
■本报记者 唐 夏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工商局桃源工商所位于城市中心地带,辖区毗邻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会展中心,辖区内有流通领域食品经营户830户,集贸市场4个、商场和超市近100家。近年来,桃源工商所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食品安全责任事故,有力保障了中国-东盟博览会、国际民歌节,“泛珠论坛”等重大活动的顺利召开,2008年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为“全国工商系统先进工商所”。近日,桃源工商所所长陈慧亮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把好准入关严守“四不办”
问:市场准入是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道关口,在这方面,桃源工商所做了哪些工作?
答:我们从严把市场准入关入手,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关口前移。
一是严把市场主体资格审查关,做到“四不办”:没有前置审批许可的不办;没有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的不办;没有市场开办方或居委会盖章的不办;过去有违法违章记录的不办。督促全部食品经营户建立台账,保障了食品经营的可追溯性。同时,督促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举办方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保证食品经营主体资格的可追溯性。
二是严把食品质量关。结合南宁市的消费实际,我们提出“以市场换安全”的理念,制定了“三个环节、十二项措施”的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即:在食品进入市场环节实施标准准入、协议准入、食品备案、索证索票;在市场交易环节实施统一检测、全程追溯、信用监管、综合执法;在退出市场环节实施协议退出、强制退出、限期追回、无害化处理。
三是严把食品市场准入检测关。制定《商品质量监测计划》,按照市局、分局、工商所三级统一监测抽查计划,对抽检食品种类、检测项目、检测地段(场所)、检测对象、检测人等方面进行具体明确,每年监测样本近千种。
三级巡查规范食品经营行为
问:在规范食品经营业户经营行为方面,桃源工商所推出了哪些举措?
答:首先,我们在辖区开展放心示范店评选活动,对自觉遵纪守法、文明经营、各项制度坚持得比较好的食品经营户,统一颁发“食品经营放心消费示范店”牌,引导食品经营户提高诚信度和市场竞争力,营造维护消费权益与促进企业发展的和谐环境。
其次,我们实施了三级巡查模式。即:一级巡查,由管片责任人对辖区内食品经营户的基本情况摸底造册,每月巡查一次,重大节假、活动期间,每周巡查一次;二级巡查,我们成立了一个巡查督查组,由一名副所长带队,成员由各片区交叉产生,每周对一级巡查进行抽样复查;三级巡查,所长每月或每两周随机对食品经营户进行走访,对巡查督查组的督查情况和管片责任人的监管情况进行复核。
第三,我们加大了对散装食品的监管力度。以辖区超市为试点,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推出了《散装食品监管八项规定》、《散装食品验货管理制度》、《散装食品准入制度》、《散装食品上柜制度》、《散装食品质量承诺制度》等,对散装食品从上市、检测、退场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创新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水平
问:提升监管水平,离不开对网络、信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在这些方面,桃源工商所做了哪些尝试?
答:首先,我们充分发挥信息网资源共享平台作用,提高食品安全预防能力。在食品经营户注册后,立即通过综合信息系统,将最新、最准确的登记信息发送到各巡查监管岗区,便于巡查人员及时、准确掌握辖区食品经营户增减情况、基本构成。同时,当遇到重大疫情,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发布不合格商品目录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通报,我们会通过信息网和手机群发功能,第一时间将有关信息发送给辖区经营户,将不合格食品下架。
其次,发挥PDA电子手持设备移动巡查作用,提高日常监管工作效率。每天,所长将巡查指令下达给分管副所长,由副所长交待巡查人员将巡查计划导入PDA电子手持设备,巡查人员立即到各自管片进行巡查,对照PDA电子手持设备内所载食品经营户信息,检查食品经营户是否存在违法经营行为,提高了监管效能。
此外,我们还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箱作用,提高食品安全监控水平。按照经营者自检、工商机关抽检、消费者送检相结合的食品质量抽样检验方式,对消费者申诉、举报比较集中、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种类和食品经营户,进行重点检验;对集贸市场、超市、年货市场等重点场所,进行驻场检验;对流通较快、保质期较短的食品,进行反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