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斩断幼儿园兴趣班利益链
作者:苏令


    ■苏 令
  说起入园难、入园贵问题,许多人都会皱起眉头。曾有人戏称:“入园难,难于考公务员;入园贵,堪比大学收费。”为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幼儿家长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并特别提出,严禁幼儿园以开办各类兴趣班为名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此次三部委联合起来规范幼儿园收费,力度大,措施实,显示了国家加强幼儿园收费监管的坚定决心。
  治理幼儿园乱收费、高收费行为,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事关民生的重要行动。在一些地方,除人们关注度颇高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外,兴趣班也是幼儿园乱收费的一种形式,一些幼儿园以开设象棋班、围棋班、珠算班、舞蹈班、识字班、国学班、绘画班等各种兴趣班为名义,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变相向家长强制收取费用。在此情况下,《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恰逢其时,令人振奋。
  严格地说,幼儿园教育应以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只有关注每个幼儿的兴趣,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发展。努力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幼儿园教育的应有之义。因此,如果在幼儿园日常教学外还办各种兴趣班,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明,要么幼儿园教育没有关注幼儿的兴趣,没有满足幼儿的需要;要么兴趣班本身就是与幼儿园教育重复的或者是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上特色班的孩子,应该得到的教育没得到,又多交了一份学费。作为家长,我们又没办法。”一位幼儿家长的抱怨,道出了兴趣班的问题所在。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不少幼儿园办兴趣班,目的不在于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举办者的经济兴趣。这种以办兴趣班为名行乱收费之实的做法背后,隐藏着一条看不见的利益链,即幼儿园组织提供场所、社会机构或个人举办者借机敛财,双方利益均沾,受坑害的却是幼儿家长。
  有专家指出,幼儿园不当地举办兴趣班,非但不能开发幼儿的兴趣潜能,反而会损害孩子原有的或潜在的兴趣,不恰当的识字活动影响了孩子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就是一例。
  让人欣慰的是,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看到了这些弊端,纷纷发文规范幼儿园兴趣特长班,禁止其变相创收,北京、江苏连云港、安徽合肥等地就出台了相关规定。这次三部委联合严禁幼儿园以举办兴趣班为由另行收费,无疑斩断了幼儿园办兴趣班的经济驱动力,有利于降低幼儿家长负担,促使幼儿园遵循保教规律,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园兴趣班的痼疾由来已久,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正确深入地认识儿童、了解儿童,并转变幼教工作者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大力实施幼儿园教育改革,从而使兴趣充满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使课程真正由兴趣来引导。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C3 版:生活【教育】】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斩断幼儿园兴趣班利益链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