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任震宇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与新浪网、腾讯网合作开展的《汽车安全消费网上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回收的14443份调查问卷中,有近四成消费者认为汽车销售商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3/4的消费者渴望更多了解汽车安全知识,而对购车时商家介绍的有关汽车安全方面的内容表示满意的消费者占了受访人数的逾六成,不过其中表示“非常满意”的仅为17.9%。约三成的消费者对汽车的安全服务提示性信息并不满意。
在针对汽车安全服务提示性调查中,表示“满意”的消费者达到62.4%,而对此表示不满的消费者约有三成左右。
37.8%的消费者认为汽车销售商存在夸大或虚假宣传问题。这其中,有4.1%的消费者认为“商家虚假宣传,整车质量与品牌、服务严重背离”,认为“商家夸大宣传”的达到33.7%,认为“前后基本一致”的仅有53.8%。
在针对汽车维修服务的调查中,价格不透明、服务标准滞后成为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汽车维修服务短板。其他问题还包括“维修费用居高不下”和“维修服务诱导多,多收费,乱收费”等。
对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红灿也认为,“汽配市场行货水货难分,汽修市场技能经验真假难断,维修的不透明使得汽修诚信受到质疑。”
在针对汽车购车习惯的调查中,消费者获得购车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媒体报道”,而消费者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是安全性、价格和动力性,ESP、EBD、ABS成为消费者购买或更新车辆时最青睐的汽车安全配置。
对于汽车消费发生争议,选择“向企业投诉”的消费者最多,达到40.7%;其次是“自行解决”,也达到26.6%;再次则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达到24.2%,远远超过“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和“其他途径解决”,是解决消费者汽车投诉最主要的第三方渠道。
去年下半年,国家质检总局曾针对汽车“三包”规定召开立法听证会,又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在今年2月结束了第二次征求意见后,仍在进一步修订完善中,至于何时能正式出台,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而在这次调查中,有93.3%的消费者对汽车“三包”规定发挥积极作用充满期待。
为了进一步宣传正确的汽车消费知识,指导消费者科学用车,中消协表示,2012年将计划制定出《汽车消费服务规范》《汽车空气囊安全服务标准》《汽车安全带科学消费指引》《汽车儿童座椅科学消费指引》《汽车安全驾乘科学消费指引》和《汽车备胎安全使用消费公告》等一系列规范指引,供消费者作为购车、维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