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疫苗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作者:戴岱
图片


    ■本报记者 戴 岱
  接种疫苗是医学界公认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为安全、经济、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近年来,由于“问题疫苗”偶有出现,人们主动预防接种的意识逐渐淡薄,个别家长因对接种疫苗存在一些误解,导致他们对孩子接种疫苗抱有无所谓甚至抵触情绪。就在刚刚过去的第27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如何科学为孩子接种疫苗,又一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既不能漏打 也不可重打

  预防接种工作是各国预防控制传染病最主要的手段。据卫生部调查数据表明,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为减少,降低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据卫生部统计,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已降到1%以下,脊髓灰质炎(脊灰)因疫苗接种,发病率下降了99%。因此,针对儿童的预防接种是每个家庭必须承担的责任。
  据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吴疆介绍,目前我国疫苗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有义务按照国家规定程序接种的疫苗,也称为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如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主要适合7岁以下的所有儿童,也包括7岁以上从未接种过疫苗的超龄儿童接种。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自愿接种的疫苗,接种原则是“知情、自愿、有偿”。
  吴疆指出,疫苗接种,既不能漏打,也不可重打。由于计划内免疫所涉及的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极强,致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特点,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应及时带孩子按要求接种各种一类疫苗,当前国家要求入学、入托时对学生接种证进行查验,须妥善保管预防接种证,以备查验。至于二类疫苗,家长则要根据孩子自身情况、家庭的经济情况、孩子的生活环境等综合考虑,理智选择。吴疆强调,任何疫苗的防护都不是百分之百的,疫苗并不是接种的越多就越好,指望打了疫苗就可以不生病,那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当孩子身体有恙时,应在接种前主动向医生说明,确认是否可以接种。如在接种的部位有严重皮炎、湿疹,或是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度的儿童,应待这些疾病治愈后接种。有疫苗接种过敏史及哮喘儿童须慎重接种。同时,为减少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应提高安全意识,进行疫苗接种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后也不能掉以轻心,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接种后在接种地点观察30分钟。2.接种部位24小时内要保持干燥和清洁,不要用手抓,尽量不要沐浴,以防感冒或发生感染。3.打针后二至三天内要好好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多喝开水。尽量别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大蒜、辣椒等。

  理性看待进口疫苗与国产疫苗

  很多家长认为进口疫苗价格较国产贵些,因此,进口疫苗就比国产疫苗安全可靠。对此,吴疆表示,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只要在我国正式注册,获得批准上市的疫苗,都是安全有效的。据他介绍,国家对疫苗的检定标准首先从研发当中就有一个临床前的研究,之后还会进行若干临床研究,这些研究完成之后国家会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后确定这个疫苗确实是安全有效的,才会同意上市应用。应用过程当中还会逐步观察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当它成熟了,国家才会考虑将它纳入到免疫规划。
  每一批次的疫苗国家都要进行检定,检定合格了,卫生部门也要索要批签的证书才会使用。“在这个过程当中,国家并没有说这是进口疫苗我们给一个标准,严格一些;这是国产疫苗,我们给松一点的标准。所以大家没必要区分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对它的安全性、有效性都是唯一的一个标准,就是看它的基本结果。”吴疆说,有些疫苗,因为是国外首先研发的,生产时间比较长,经验与技术更成熟,工艺水准更高,但并不能因此就认为国产疫苗不可靠,我国现在执行的注册标准要求是很高的,现在获批的国产疫苗均达到了标准,质量是很可以令人放心的。
  他同时指出,国产疫苗与进口疫苗在实际使用中确实也观察到一些区别,比如部分进口疫苗保护时间更长一些,实际有效率更高一些,假如国产水痘疫苗可以使80%以上的孩子产生抗体,有的进口疫苗可以使90%的孩子产生抗体。所以在选择二类疫苗时,家长可以适当考虑自主选择。

科学对待接种后不良反应

  说到给孩子接种疫苗,许多家长表示心里没底,担心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防病不成反致病,尤其是近年来接连被曝光多起“问题疫苗”,更让疫苗遭遇了信任危机。对此,吴疆指出,虽然疫苗接种有风险,但在正规防疫部门接种疫苗引起不良反应的概率很低,家长们不要产生联想心理,应该客观、理性、科学看待疫苗接种后的一些反应。
  疫苗对人体而言是一种异体或大分子物质,在注射进人体后,通过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疾病免疫力的同时,也可能会发生一些除正常免疫反应以外的其他不利于机体的反应,称之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实际上,每种疫苗都有一个不良反应率,即使按规范接种,接种部位准确,人的免疫力和体质都没问题,也会有少数人出现不良反应。
  所谓不良反应,是接种完疫苗之后肌体产生的一些局部或者全身的临床表现,这里又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一般反应,一类叫异常反应。一般反应又分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包括局部的红、肿,胳膊不舒服或抬不起来的现象。全身不良反应包括发热,但在24小时之内一般就消退了。
  还有一种反应是确实存在的,称之为异常反应。异常反应可能会跟疫苗的制剂特性有关系,但绝大多数是跟我们个人的体质有关系的。比如说过敏,过敏反应是在疫苗接种当中最常见的反应,有些人打了之后可能会出现局部的皮疹等,就是典型的过敏反应,这些可能跟体质有关,对某些疫苗当中的一些成分过敏。吴疆表示,异常反应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像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可能是几十万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但是这些反应也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说一个疫苗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这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发生了这些不良反应之后要有一个认真对待它的态度,一般的不良反应实际上不需要怎么处置,在一定时间内就会自动消除。对于异常反应发生之后,大家千万不要焦虑或埋怨,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吴疆最后表示,预防接种是长远的效果,总体而言,疫苗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安全的措施。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疫苗为孩子撑起保护伞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