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砂仁与艳山姜莫混淆
作者:王建新


    ■本报记者 王建新
  针对一些地方用艳山姜替代砂仁入药或食用的现象,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医学博士于智敏介绍,砂仁与艳山姜都是姜科植物,但不同属,使用时不可混淆。
  于智敏是在由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中国社工协会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砂仁药用价值与食用价值研讨会上作这番解释的。据于智敏介绍,砂仁不仅是一味中药,也是火锅、麻辣烫、卤味等烹饪中常用的一种调味料,市场上不少已经搭配好的炖鸡、炖排骨香料中都有砂仁。在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GB/T21725-2008天然香辛料分类》标准中,砂仁被列入辛辣型天然香辛料中;在2010版《中国药典》中有砂仁的名字。《中国药学大辞典》:“春砂仁饱满坚实,气味芬烈,甜、酸、苦、辣、咸五味皆有”。砂仁性味辛、温,无毒。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消滞,止痛安胎功效。主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隔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为醒脾调胃要药。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香苏正胃丸、沉香化气丸、参苓白术散、舒肝丸等20多种中成药及百岁酒等都有砂仁成分。砂仁不仅药效神奇,而且还是调味的良料。一碟鱼肉,放上一粒半粒砂仁清蒸,芳香之味溢满,苍蝇远离。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砂仁能防治多种疾病。砂仁行气健胃,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化湿止呕,用于脾胃湿滞引起的脘闷呕恶诸证;安胎,用于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对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胀胃痛有特效。平时经常食用则有养胃健脾,暖肺养肾的保健作用。
  艳山姜与砂仁都是姜科植物,因此,有不少地方将艳山姜当成砂仁来用。于智敏认为这不可取。他依据《中华本草》记载,对艳山姜与砂仁做了比较。一是药物来源不同。同为姜科,但一个是山姜属,一个是砂仁属。二是用药部位不同:一个用成熟的果实或种子;一个用根茎和果实。三是性味归经不同:砂仁药性辛温,归脾胃肾经;艳山姜辛涩温,归经不详。四是所含化学成分不同:砂仁果实、种子含挥发油、微量元素;艳山姜果实含黄酮类物质,根茎含挥发油。五是药理作用不同:砂仁抗血小板凝剂、对消化系统有作用、有明显镇痛作用,能明显减少小鼠抗体细胞数;艳山姜目前尚缺现代药理研究。六是功用主治不同:砂仁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消滞、止痛安胎的功效。主治腹痛痞胀,胃呆食滞,噎隔呕吐,寒泻冷痢,妊娠胎动,为醒脾调胃要药。艳山姜温中燥湿,行气截疟,主治心腹冷痛,雄腹胀慢,消化不良,呕吐泄泻,疟疾。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服务·健康】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砂仁与艳山姜莫混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